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57501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教学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营造和谐课堂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生物教学中营造和谐课堂的策略程红琴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牛之间的心理沟通,是师生之间信息和悄感的交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新课标的要求为生物课教学带來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牛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努力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的效率,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1、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营造和谐课堂的前提教育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知识的力量,二是教师人格的力量。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
2、氛的重要因索。因为学牛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而口学做人;学牛不信赖老师,就不会爱学这门学科。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來自以崇高的道德修养。正人先正己,教人教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來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掌握具冇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信息,学识渊博,视野宽阔,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运用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口良好的性格、气质积极进取、笑口常开的乐•天派教师会带给学牛美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加强道徳修养,增强其人格魅力,以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
3、生轻松愉快的心情是营造和谐课堂的条件学生的学习既是认识性学习,也是情感性学习。冷漠无情的教学、重压下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牛机械性学习,并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从而导致厌学悄绪的产牛。保持好心悄,方有好气氛。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力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首先,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老师喜欢一上课就给学生个下马威,先來个背、罚、练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其次教师耍轻松起来,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表情,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轻松耐心的冋答,鼓励性的语言等都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牛情感
4、上的距离。另外,不失时机的幽默,机智的应变,热情饱满、抑扬顿挫、形象丰富的语言表达,得体优美的教态,都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营造和谐课堂的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兴趣是推动人们追求知识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冇利于其能力的提高。在进行“遗传规律”的教学时,我引用了一则趣闻:英国近代的一个大文豪——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顿牛爱慕之情,
5、便向肖翁写求爱信,信中写道:“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们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智慧,乂有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答说“也可能牛下地孩子具有你地科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是更糟?”对于他们针锋相对的说法,孰是孰非,那就得学习遗传规律,大家再來判断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师生动的语言是营造和谐课堂的载体语言有传递信息的作用,是进行教学的巫要工具。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I韦I,教师必须充分重视优化教学语言。一是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师语言准确,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清晰、止确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得到严格
6、锻炼,形成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另外,不能把口语搬到课堂上,如把“马铃薯”说成“洋芋”,“唾液”说成“口水”等。二是耍注意语言的先动性和流畅性。条理分明,思维清晰有利于信息传递;牛动感人,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如在得出了“呼吸作用的强弱为昼役温差的关系”后,我首先问到“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乂人乂甜?”,如何启发学牛思考“假如将其移栽到我们这里,还会那么大那么甜吗?”让问题环环相扣,思维逐渐延仲。三是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讲课要围绕主题,突岀重点,主次分明,切忌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无论是纵向联系还是横向比较,都要有条不紊。四是发挥“无声语言”的
7、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讲台上要以牛动的体态语言传递信息和悄感。如当学牛的观点止确独到时,老师边侧耳倾听边点头给予赞同的姿态,可以让学生汕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达到“此时无声胜冇声”的境界。容许学生大胆置疑是营造和谐课堂的关键课堂上教师都应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如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抓住学牛的兴奋点,把课堂的发言权、主动权交给学牛,计学牛置疑发问,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牛越来越多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牛对教学的参与越来越多,学牛的置疑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必将产生探究知识的无穷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允许学生对同一问
8、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学生产生合理性的“节外生枝”,教师只需及时调控、指正、辩驳,进而达成协议并形成共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个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延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