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

ID:46054322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_第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_第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_第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_第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探究进展探析【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50-01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病,具有增生浸润的特性,临床复发率高,多发生于30-55岁生育期妇女,分内在性和外在性。外在性病人中,以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占首位,腹壁、宫颈、阴道、外阴子宫内膜异位次之,子宫韧带、直肠与阴道间隔、泌尿道、消化道子宫内膜异位少见。内在性即子宫壁肌层、浆膜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状主要是周期性痛经,经前症状重,经后缓解且进行性加重。异位症患者常导致不孕、流产、异位妊娠及胎盘残留或胎盘植入。病理特征:在子宫

2、内膜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出现内膜腺体和间质,并有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纤维化,异位腺体常呈囊性扩张,大部分病例表现为增殖期内膜图像。少数患者呈现机能活动,表现分泌期、月经期图像及妊娠时可出现蜕膜样变化。在子宫肌层内异位腺体周围常伴有平滑肌增生形成界限清楚肿块时称腺肌瘤,弥漫增生肥厚不形成局限肿块时称腺肌症。此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我院近8年所检查的良性妇科切除标本8649例,其中内膜异位标本1563例,占18.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病一直影响着女性身心健康,临床上除手术治疗外,尚无特效的药物疗法。在1563例内膜异位标本中,异位至子宫壁肌层、浆膜下1154例,异位至卵巢359例

3、,异位至输卵管3例,异位至宫颈及宫颈管5例,异位至腹壁42例,所以探讨此病的病理成因,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1•子宫内膜种植:A自体功能性: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至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B人为损伤性:人流、引产、分娩、上环及其他妇科操作时子宫颈、阴道、外阴等处的局部组织损伤可因起该处子宫内膜异位,剖宫产术时因操作不慎可使子宫内膜残留于宫壁或腹壁造成该处内膜异位。2.体腔上皮化生:盆腔腹膜、卵巢生发上皮、直肠阴道隔等处都是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且都具有分化潜力,炎症或内分泌可使其激活,使体腔上皮组织分化为子宫内膜。3随

4、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对异位症病因等基础研究证明:内膜异位与雌、孕激素受体,免疫功能改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有关。异位内膜在病灶中的生长发展必须要有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直接导致血管新生。且内膜异位症患者多数体内激素过高、免疫功能紊乱,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并发。另外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我院收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标本中有9例存在家族性。异位内膜的生长和维持同样依赖于周期性卵巢激素的刺激。需通过雌,孕激素受体发挥作用;实验证明异位内膜ER、PR浓度明显低于在位内膜,且缺乏周期性变化,在位内膜ER增殖期较分泌期高,而异位

5、内膜正好相反。经血逆流学说虽被广泛接受,但只有少数人发生异位。因此,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可以是一种免疫机制即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异位症患者体液免疫异常继发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各种免疫细胞及分泌细胞因子在异位症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异位症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免疫细胞亚群的构成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但它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明显改变。正常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可以识别子宫内膜及其抗原并发生相应的增值反应,但异位症患者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对自身内膜抗原识别能力下降,同时对自身内膜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亦明显减弱。单核细胞可抑制自身子宫内膜增值,而对异位症患者却刺激自身子宫内膜细胞增值

6、,单核巨噬细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后者在不同条件下本身就有相对立的生物学活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尤其是腹膜局部防御系统缺陷是异位症发生的主因之一。正常情况下,血中单核细胞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和生长,同时腹腔活性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则可将残留的子宫内膜破坏清除。而在异位症患者中,由于单核细胞功能改变,其外周血单核细胞可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和生长。同时腹腔中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又被抑制,这样子宫内膜就能在腹腔种植。另外腹腔中的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使B细胞活化和分化成为抗体细

7、胞,后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孕或流产,此过程中分泌些炎性介质及血管生长因子,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关键的血管形成因子,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而VEGF是通过与其受体(VEGFR)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导致病灶生长,则与疼痛及粘连形成有关,此即临床上异位症患者疼痛原因。研究发现:VEGFR在异位症内膜细胞中有强表达;在内异症在位及正常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呈周期依赖性,并与病灶的发生发展与内异症远处转移种植相关。有研究显示: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T(ICAM-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