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

ID:46054052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_第1页
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_第2页
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_第3页
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今天下午系统地学习了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并观看了专家的“教学指导视频”、研读了一线名师的“教学设计”等栏目.做了简单的学习笔记,摘录如下: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特点1・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现在的教材(数学2),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休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安排就是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的•特点2・强调儿何直观,渗透公理化思想,引进合情推理,进行适当的几何推理;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

2、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更加关注通过对整体图形的把握去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中,在空间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来进行.从而将合情推理引入课程.在大量的实际背景,直观操作和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定理,让学生感受公理化思想(而不是进行严格的公理化的训练)和了解证明的含义・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特点3.从整套教材来看,儿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第一层次:对几何

3、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血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在选修系列2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线、血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人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关系的基本性质以及判定方法,学会准确地使用空间儿何的数学语言表述儿何对象的位

4、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专家给出教学建议如下:教学建议1:充分借助长方体、止方体等几何体模型・空间几何体,特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其中的棱与棱、棱与面、面与面Z间的位置关系,是研究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直观载体.在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的教学中,都可以以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为直观载体,按照操作加以确认,用精确语言表达;再将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严密的论证和计算.教学建议2: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

5、”等操作形式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重在引导学生看实物模型以及长方体,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看表现空间点、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各种图形,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引导学生观察模型时,应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有序地、全面地观察模型体现的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侧重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议,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交流.当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真正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由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到思辨论证的过渡.

6、着眼于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口主探索,给学生口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借助图形直观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建议3:引入合情推理,突出几何直观,渗透公理化思想・本章内容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了定理的数量,删去了大量的儿何证明题,淡化了儿何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如本章给岀的

7、4个公理、9个定理中只有4个性质定理需要证明,其余4个判定定理只需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得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