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

ID:46033624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_第1页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_第2页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_第3页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摘要:“戏曲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其双重的现实意义。一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戏曲”,其艺术综合特性对“全人教育”的落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和作为载体的“戏曲”之间,构筑了一道极为重要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一部分由学童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同时也可能催生出另一种新形态的校园戏曲表演艺术。对两者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然而在施行的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产生。通过对实地的考察和文献的综合研究,对目前所发生的三大问题分别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

2、相应的解决之道。首先提出“三适性”(适时,适人,适地)法则是顺利开展活动的通则;其次提出该活动是一种“双体互渗”(双体系指“儿童”和“戏曲”)的有机操作模式;再者对该活动要能大幅铺摊并落实必须正视对“主干教师”的培养,由此提出了两个培育途径以供参考。最后以观照历史和继往开来作结,为该活动的推展打下一剂强心针。关键词:戏曲进课堂;儿童;全人教育;皮影戏;婺剧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19-06“戏曲进课堂”活动,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先进人士作为讨论的议题而

3、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章,最主要是因为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国人开始正视传统的昆曲艺术;随后由台湾当代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所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又掀起了一股校园风靡昆曲的旋风,激发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对昆曲的热爱与追捧,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道。紧接着教育部在2007年发出在全国10省市中小学推广京剧进校园的通知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陆续走进中小学校的课堂,“戏曲”这门宝贵的文化遗产,遂一步步焕发出既有的生命光彩而被纳入我国全人教育的培育体系,为戏曲艺术

4、教育的普及打开了一页新史。而在我们欣喜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扎根工作的同时,也发现该议题存在着泛化、不够全面以及重视度远不及“戏曲进高校”的研究缺陷。比如在强调戏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时,容易单向地视学童为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因而忽略了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以《儿童权利公约》为准)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对戏曲元素更新的可能性;还有对“京剧”还是“地方戏”进课堂的争议,也多少流于主观的价值判断,缺少客观的事实作依据。内容本身既缺乏与当下现实相对应的总体观照,也少有通过研究者长期实地考察所积累出來的

5、具有价值的个案研究。当然,这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该活动询处于初步的推展阶段,很多试点学校也还在评估和摸索当中;再加上戏曲教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所以不容易为研究者所把握。然而,根据笔者近年来对该议题的研究考察,发现其实有不少中小学校早在“戏曲进课堂”活动正式推展Z前,就已经在进行这项教学活动了,有些地区还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这样的案例,两岸三地都有;但也有不少学校活动推展得并不顺利,甚至还引发了师牛们的抱怨,学童不仅无法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视Z为负担。因而失去了活动本身推展的意义。因此,笔者通过长吋

6、期的考察与研究,分别针对当下施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供意见。一是如何顺利展开活动?二是如何进行活动的操作?三是如何解决师资不足?希望能够让活动推展得更加顺利、圆满;文末以对实现“全人教育”的启示作结,将活动推展的意义拉拔到应有的高度,为活动的未来注入新的展望。一、适度把握“三适性”法则是顺利开展“戏曲进课堂”活动的通则“三适性”是指取得成效的校园所运用的推展法则,它是笔者通过考察后所归结出來的一项通则,指的是“适吋”“适人”和“适地”[l]o“适时”指的是现代兴起的“学校”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科班”训练;“适人”指

7、的以“儿童”为主体的适性教学;“适地”指的是本土的地方戏。“三适性”通则虽然不是什么出新的理论,但对该活动的推展却起到了很好的原则性把握。这里以两岸三地的浙江金华“婺剧进课堂”、香港“粤剧进课堂”和台湾“校园影戏”作说明。“金华”古称“婺州”,“婺剧”不仅是流行在金华地区的大戏,同时也是浙江省内第二大剧种。一直到现在,婺剧草台班的演出还是很兴盛,所以婺剧在金华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婺剧进课堂”最早是在东阳市吴宁四校展开的,时间是在2002年。该校有积累多年的推展成果,同吋也是示范性学校。吴宁四校为了使学童有效地学习婺剧

8、,采取所谓的“面上普及”一创建全方位的艺教模式:把戏曲艺术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同吋贯串到各项活动中,并努力改善校园的环境,优化了戏曲艺术教育的氛围。他们在学校开展“人人唱响300秒,天天欣赏15分”的活动,上下课铃声也搭配婺曲,并且在墙上挂着大、小、三花脸脸谱,生、旦、净末、丑动感十足的戏曲造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戏曲的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摘要:“戏曲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其双重的现实意义。一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戏曲”,其艺术综合特性对“全人教育”的落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和作为载体的“戏曲”之间,构筑了一道极为重要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一部分由学童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同时也可能催生出另一种新形态的校园戏曲表演艺术。对两者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然而在施行的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产生。通过对实地的考察和文献的综合研究,对目前所发生的三大问题分别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

2、相应的解决之道。首先提出“三适性”(适时,适人,适地)法则是顺利开展活动的通则;其次提出该活动是一种“双体互渗”(双体系指“儿童”和“戏曲”)的有机操作模式;再者对该活动要能大幅铺摊并落实必须正视对“主干教师”的培养,由此提出了两个培育途径以供参考。最后以观照历史和继往开来作结,为该活动的推展打下一剂强心针。关键词:戏曲进课堂;儿童;全人教育;皮影戏;婺剧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19-06“戏曲进课堂”活动,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先进人士作为讨论的议题而

3、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章,最主要是因为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国人开始正视传统的昆曲艺术;随后由台湾当代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所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又掀起了一股校园风靡昆曲的旋风,激发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对昆曲的热爱与追捧,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道。紧接着教育部在2007年发出在全国10省市中小学推广京剧进校园的通知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陆续走进中小学校的课堂,“戏曲”这门宝贵的文化遗产,遂一步步焕发出既有的生命光彩而被纳入我国全人教育的培育体系,为戏曲艺术

4、教育的普及打开了一页新史。而在我们欣喜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扎根工作的同时,也发现该议题存在着泛化、不够全面以及重视度远不及“戏曲进高校”的研究缺陷。比如在强调戏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时,容易单向地视学童为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因而忽略了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以《儿童权利公约》为准)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对戏曲元素更新的可能性;还有对“京剧”还是“地方戏”进课堂的争议,也多少流于主观的价值判断,缺少客观的事实作依据。内容本身既缺乏与当下现实相对应的总体观照,也少有通过研究者长期实地考察所积累出來的

5、具有价值的个案研究。当然,这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该活动询处于初步的推展阶段,很多试点学校也还在评估和摸索当中;再加上戏曲教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所以不容易为研究者所把握。然而,根据笔者近年来对该议题的研究考察,发现其实有不少中小学校早在“戏曲进课堂”活动正式推展Z前,就已经在进行这项教学活动了,有些地区还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这样的案例,两岸三地都有;但也有不少学校活动推展得并不顺利,甚至还引发了师牛们的抱怨,学童不仅无法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视Z为负担。因而失去了活动本身推展的意义。因此,笔者通过长吋

6、期的考察与研究,分别针对当下施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供意见。一是如何顺利展开活动?二是如何进行活动的操作?三是如何解决师资不足?希望能够让活动推展得更加顺利、圆满;文末以对实现“全人教育”的启示作结,将活动推展的意义拉拔到应有的高度,为活动的未来注入新的展望。一、适度把握“三适性”法则是顺利开展“戏曲进课堂”活动的通则“三适性”是指取得成效的校园所运用的推展法则,它是笔者通过考察后所归结出來的一项通则,指的是“适吋”“适人”和“适地”[l]o“适时”指的是现代兴起的“学校”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科班”训练;“适人”指

7、的以“儿童”为主体的适性教学;“适地”指的是本土的地方戏。“三适性”通则虽然不是什么出新的理论,但对该活动的推展却起到了很好的原则性把握。这里以两岸三地的浙江金华“婺剧进课堂”、香港“粤剧进课堂”和台湾“校园影戏”作说明。“金华”古称“婺州”,“婺剧”不仅是流行在金华地区的大戏,同时也是浙江省内第二大剧种。一直到现在,婺剧草台班的演出还是很兴盛,所以婺剧在金华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婺剧进课堂”最早是在东阳市吴宁四校展开的,时间是在2002年。该校有积累多年的推展成果,同吋也是示范性学校。吴宁四校为了使学童有效地学习婺剧

8、,采取所谓的“面上普及”一创建全方位的艺教模式:把戏曲艺术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同吋贯串到各项活动中,并努力改善校园的环境,优化了戏曲艺术教育的氛围。他们在学校开展“人人唱响300秒,天天欣赏15分”的活动,上下课铃声也搭配婺曲,并且在墙上挂着大、小、三花脸脸谱,生、旦、净末、丑动感十足的戏曲造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戏曲的熏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