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28196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精品]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是教育工作不容动摇的方向,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付出了努力,使得我国普通教育发生了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提高。同时,我们看到的问题是,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了,但好学生的进步幅度有限,差生的变化也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第一,衡量好学生、差学生仍停留在过去的框架内。第二,改变差生的着力点仍然在学习上,而绝大多数差生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前者叫标准陈旧,后者叫文不对题。前者,似乎简单又明白,我们拿素质教育的标准衡量学生不就行了,其实这也并不容易做到,千百年来,习惯使然,哪里就容易改?人们不
2、由自主地,仍然认可并爱着应试教育那一套: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这是认识问题。后者,学习成绩的好差,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跟学生的聪明程度有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实,学生在智力方面差别并不是十分明显,也是两头小中间大,普通人是大多数。高考落榜与考取清华北大者,在智力方面也并非天壤之别。这里除智力方面的因素外,还与学习环境、个人心理素质、个人努力程度、学校教育质量等因素有关。而其中学生个人心理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对好生、差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里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教师对差生要以平
3、等、尊重、信任、友好、关爱的态度对待之,教师要与差生谈心交友,满足其渴望受到关心、建立自信的心理需求。个别教师,是好学生就眉开眼笑,从心底喜欢,见差生则由晴转阴。每个教师都知道,缺乏自信是中小学生最大的心理缺陷,自信心建立,才能谈得上努力、进步、提高。学校里没有差生,只有差的老师,使差生也建立自信、取得进步是教师的责任。而平等对待所谓的,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二、率先垂范,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思想方法、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有时表现为潜移默化、耳濡
4、目染,有时这种影响教育作用又是直接和深刻的。比如教师衣着整洁仪表端庄、口齿利落、举止大方、待人和蔼、不失礼貌,以至于不迟到、不早退等细节,都对学生产生着不容小视的影响。更深一层的说,教师在分析学生中突发事件时,是否能正确分析其原因、结果,以至心态是否正常,方法是否得当,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人的外表、言行等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比如外表的庄重,反映的是内心的自信;语无伦次反映的是内心的空虚;大发雷霆反映的是内心的烦躁等等。学生向老师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也在学习老师的作人,老师的思想,老师的方法……老师的行为习惯也被学
5、生所接受,所效仿。三、一分为二,宽容剩于苛刻。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再好的学生也存在缺点,教师的责任是扬长避短,巩固发展其优点,克服和改正其缺点,或者叫补偏救弊。缺陷既然客观存在,纠正就要讲究方法。这里要提到逆反心理的问题,这也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逆反心理说到底是胸襟容量不够。要开拓学生的胸襟先得开拓老师的胸襟。如果老师心胸不宽,不会尊重他人,不会宽容和谅解,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就会对学生提出不适当的要求,要求过高,反正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索性拉倒,由它去吧。反之,教师对学生的某些缺点并
6、不在意时,学生反会产生愧悔感,自觉改正了。因为是自觉为前提,所以改正很彻底,没有旧病复萌,效果甚佳。这是每个老师经常会遇到的现象。这反映的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问题。既然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那么看到学生有缺点有错误,不必大惊小怪,应该是启发学生认识缺点,通过事例说明危害,鼓励其自觉改正。粗暴点的老师一刀下去,鲜血淋漓,缺点是治了,却也创伤很大。所以纠正学生的缺点不宜大刀阔斧,以和风细雨为上。避免教师粗暴行事的方法是教师学会点辨证思想,一分为二看学生,要习惯于看学生的优点,甚至学会睁大眼睛挖掘学生身上的长处,发
7、展和巩固学生的长处。有时,学生的优点得到发展了,会把缺点挤掉的,自己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让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是很好的方法。一分为二看待学生,不苛求学生的完美,这实际上是为学生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大了,无疑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有可能使学生达到相对的完美。四、不断锤炼,重在实践锻炼学生的进步,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思想方法,都是在其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老师的教导最终要变成为学生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行为准则,这才是教育的效果。而这其中转化的最重要的环节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社
8、会活动实践。强调学生自我实践的作用,并不是可以忽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引导、启发和调整作用。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寻找心理调适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和实践去明白事理、辨明是非、进行判断、作出决择。在这种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实践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