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ID:46023736

大小:68.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_第1页
[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_第2页
[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_第3页
[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市黄-罠、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功能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之证。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应用本方加减治疗了多种疾病,屡用屡验,现摘录4则如下。1白塞病❷刘某,男,36岁,营销员,2000年3月6日初诊。复发性口腔溃疡8年,有时伴外阴溃疡。口腔溃疡每年发作至少3〜4次,严重时广2个月即发作1次,此起彼伏,缠绵难愈。曾多次口服维生素B2及外涂口炎霜、双料喉风散等治疗,无好转。3年前在某省级医

2、院查抗核抗体系列均无异常,血沉轻度增快,诊断“白塞病”,口服强的松(共服6个月)、帕夫林,静点胸腺五肽等治疗,症状曾一度缓解,但停药不久又复发,病情无根本改善。2个月前口腔及外阴溃疡复发,经某中医以甘草泻心汤口服及苦参汤外阴熏洗治疗,病反而加重。来诊见病人而黄神倦,少气懒言,两颊粘膜、舌缘、唇、软腭等处均散在数个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约2^3mm,溃疡面色淡,有的表血附有灰白苔。自诉阴囊、阴茎亦有:T4个溃疡。查针剌反应(+),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诊断“白塞病”,证属脾胃气虚,阳气下陷

3、。治则:益气升阳,培土敛火。处方:黄罠50幻党参、炒白术各20g,当归、陈皮、炙甘草、白芨各10g,升麻、柴胡各5幻细辛2.5go日1齐IJ,水煎服。4付后疼痛减轻,溃疡面缩小,继进7付而愈。改用补中益气丸口服,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6年,未见复发。❷按: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以粘膜溃疡为临床特征的慢性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认为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不清,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失调有关,目前无法根治。而中医多认为由感染虫毒,湿热不化引起,拟清热化湿、杀虫解毒治疗。本例常法不效,笔者认为,

4、根据“脾开窍于口”,其脉“连舌本散舌下”;“阳明胃脉挟口环唇”及《素问•厥论》“前阴者,……太阴阳明Z所合也”等理论,木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先天脾胃虚弱,或饥饱劳倦,伤及脾胃,…则脾阳下陷,不能正常输布津液,口腔、外阴等粘膜失荣;二则脾胃气虚,升降运化失调,水谷Z精微不能灌溉脏腑而抑遏,产纶阴火,熏灼于机体,均可导致口腔、外阴溃疡等多系统损害。经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培土敛火,其中黄萇补气升阳且托毒生肌,故而重用;再加口芨敛疮生肌,促进溃疡愈合;复以细辛,取其散火止痛之功。终使脾胃健运,升降有

5、序,邪火得散,皮肤粘膜得养,痼疾乃愈。❷2卵巢功能衰退❷范某,女,25岁,工人,2000年6月16FI就诊。半年前头胎分娩,因胎儿脐带缠脖而难产,产程较长并多次行胎头吸引。满月后口觉阴道干涩,分泌物极少,不能交合,如果强合则肿胀疼痛,甚为苦恼,经妇科检查无其它异常而求中医治疗。诊见面黄形瘦,口唇不华,舌体胖大有齿痕,质淡红,苔薄口,脉细缓。证系气血不足,冲任失养。治以补气化血,调养冲任。处方:炙黄罠50g,党参、菟丝子、山药各30g,炒白术、当归各15g,陈皮、炙甘草各10g,升麻、柴胡各5g,口果3

6、枚。H1剂,水煎服。7剂病愈。0按:《素问・厥论》曰“前阴者,……太阳阳明Z所合也”,张景岳云:“前阴者,足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跷九脉之所合也”。可见前阴之病,可由脾胃及冲任等脉受病导致。从患者舌脉及伴随症状看,脾胃气虚无疑。中气不足,气血无以化生,前阴失养,故致阴道干涩,肿胀疼痛;再者,冲任二脉同起于会阴,内系于胞宫,乃血气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产程过长,出血过多,加之胎头吸引耗伤元气,使气血虚损。气虚则无以化,血虚则无以荣,冲任失于濡养而受损,则发阴道干涩,分泌物减少。冲任Z荣赖气足血

7、充,而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故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以化血;佐加菟丝了填精益肾;更以III药补脾胃、益肾气、润皮毛,来补任脉之虚;少佐白果引诸药入任脉,药屮病机,其病痊愈。❷3特发性水肿❷梁某,女,43岁,退休工人,2002年5月13日初诊。经常出现面部及四肢浮肿3年,以双下肢为甚。多于晨起吋眼睑浮肿,面部、手指有紧胀感,甚或手指难于握拳,下午及夜间则下肢浮肿,按ZFI陷不起。吋轻吋重,卧床休息后减轻,劳累活动后加重。多次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血脂、甲状腺机能试验及胸片、心电图、B超等均正常,血压正常。

8、口服西药利尿药及淡渗利湿、活血通络Z汤药,均无效。病人形瘦体倦,纳少懒言,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口,脉沉细无力。经做“立卧位水试验"[1](+),诊为“特发性水肿”,辨证为屮气不足,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致水肿。拟健脾化湿。处方:黄罠75g,白术、茯苓各30g,党参20g,当归、陈皮各15g,升麻、柴胡各5g。日1剂,水煎服。5付肿减,10付肿消,继服7付巩固治疗。随访3年未复发。❷按:现代医学认为特发性水肿是因内分泌、血管、神经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