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

ID:46006499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凝试验检查影响因素研究1血样的采集与处理11采血技术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空腹;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压脉带不应扎的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采血速度要适当,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采血顺序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朱忠勇报道[1]:PT血样采集顺序第二管、第三管与第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TT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12标本运输、保存与处理标本应随采随检,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低温会破坏血小板活化因子导致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血液一旦离体即开始变化

2、,随离体时间的延长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的结果也不同。分离血浆置室温2h所测结果与立即测定PT、APTT结果有明显差异(PvO01)[2]o凝血试验应在室温保存4h内完成,如不能完成应49保存,24h内完成。209保存的标本应1周内完成检测,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3卜血液离心是凝血试验标本处理的关键步骤,离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除去血浆中的血小板,以便排除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对试验的影响。有报道认为标本离心的相对离心力RCF>2000g,离心时间不少于15min为宜[4]□13抗凝剂的选择抗凝剂的选择对血凝检测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根据ICSH及ICTH推荐的0019mol

3、/L枸橡酸钠是凝血因子检测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橡酸钠对V、V川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受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患者的监测。而草酸盐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血凝仪的光电终点。肝素可与AT山作用抑制凝血因子的反应。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且对V因子保护性差。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应按9:1比例混合,9份血液指9份红细胞压积正常血液中血浆的量,抗凝剂只对血浆起作用,如抗凝剂加入不准确会影响血凝结果。另外,由于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影响血浆量的变化而引起抗凝剂在血浆中绝对含量改变,也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当

4、HCT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应用计算公式随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以保证抗凝剂在血浆中的绝对值含量不变[5]□2试剂11试剂的选择试剂的质量是确保结果可靠性的先决条件,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的类型,另一方面要根据试验检测目的选择对其敏感的试剂。为了试验结果便于比较和估计抗凝剂疗效或指导用药,最好选择INR报告方式。因此,选择试剂应标有ISI值,理论上ISI值越接近10越好,ISI值的高低决定INR的精度,也决定试剂的质量[6]□22试剂的使用及保存121试剂在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复溶剂一般为蒸憎水、注射用水或pH60~70去离子水。复溶剂pH值增高会使

5、凝血时间延长;若水质浑浊污染或钙离子存在,或含有保护剂抗生素抗体或其他添加剂的水,不能用于试剂的复溶剂。复溶后的试剂不能反复冻融,不用时应加盖并保存在2〜89,所有试剂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122试剂使用时要注意污染的问题,避免试剂瓶盖盖错,造成交叉污染。3操作因素试验操作技术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很微小的变化也会造成试验结果的明显变化。21首先要检查仪器电源、光源是否稳定,预热时间或温度设置是否正确。22检查所有试剂、缓冲液、标本是否合格,如有问题及时更换。33每次检测之前,应先检测参比血浆或质控血浆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14加试剂时要防止气泡产生,无论是透射光还是散射

6、光测定,防止气泡产生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有气泡时凝血时间会假性延长。4药物与疾病因素某些药物本身就影响凝血机制,如水合氯醛、阿司匹林、保泰松、氯贝丁酯、口引喙美辛等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增高。大剂量使用青霉素(血浆浓度达5000u/ml)可使PT、APTT明显延长,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延长[7]□头胞哌酮分子中甲硫甲哩环的侧链与前凝血酶原相仿,干扰凝血检测结果。竣酹可错误地与抗生素结合而导致凝血酶原的形成减少导致低凝血酶血症[8]o肝素、华法林、双香豆素、低分子右旋糖酹等可抑制凝血酶,影响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阻止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使血浆中抗凝物质含量

7、增多,影响凝血试验使凝固时间延长。除药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之外,很多疾病也对凝血结果有影响。如DIC时,由于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以及产生的FDP拮抗凝血酶,可使PT延长。但在DIC早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T缩短。因此,分析血凝结果一定要结合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各种疾病导致溶血、黄疸脂血,会缩短APTTo高血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显著增强,继而引起一系列敏感指标的改变。另外,季节变化以及饮食因素等都对凝血实验有影响,如茶叶中的茶多酚,桔汁中的枸椽酸盐,海带中的藻酸双酯钠等都有抗凝作用。由此可见,血凝试验的结果受多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