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ID:45927185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样的采集与处理采血技术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空腹;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压脉带不应扎得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采血速度耍适当,太快易产生气泡,使纤溶蛋白原、因子V、因子III变性;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采多管血样时,血凝试验标本应取第一管。标本运输、保存与处理标本应随采随测,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使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血液一旦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

2、离体的时间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的结果也不同。凝血试验应在室温保存4小时内完成,不能完成的于4°C冰箱保存,24小时内完成。〜20°C保存标本需1周内完成,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血液离心是凝血试验标本处理的关键步骤,离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除去血浆中的血小板。抗凝剂的选择ICSH及ICTH推荐0.19mol/L的橘椽酸钠作为凝血因子检测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椽酸钠对V、VID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受肝索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的监测。而草酸盐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血凝仪的光电终点。肝素可与AT-III作用抑

3、制凝血因子的反应,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口对V因子保护性差。试剂试剂的选择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的类型,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验检测冃的选择对其敏感的试剂。试剂的使用及保存①试剂在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②试剂使用中要注意污染的问题,如试剂瓶盖错盖造成交叉污染,用同一吸管或移液头造成试剂标木的交叉污染等。操作的因素首先要检查仪器电源、光源是否稳定,预热吋间或温度设置是否正确。检查所有试剂、缓冲液、标木是否合格,如有问题及吋更换。每次检测之前,应先检测参比血浆或质控血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4、性。加试剂时要防止气泡产生,有气泡时凝血时间会假性延长。在加样过程中除保证样品量的准确外,还应保持加样器与反应杯垂直,加样动作要稳、准、快,既要让感应器充分接触,又不能停顿时问过长。测定过程中应保持反应杯的清洁,防止异物掉入比色杯。药物与疾病因素某些药物木身就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或是有协同抗凝作用,如水合氯醛、阿司匹林、保泰松、氯贝丁酯、卩引味美辛等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增高。除药物对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之外,很多疾病也对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由于凝血因了的大量消耗和产生的FDP拮抗凝血酶的作

5、用,使PT延长。但在DIC早期,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PT缩短。此吋分析血凝结果一定要结合患者病情进展程度。各种疾病导致溶血、黄疸脂血、红细胞含有磷脂,能缩短APTT的值。当IICT>50%吋血浆中抗凝剂浓度增高,APTT假性延长;和反,IITCV20%时APTT假性缩短,适当调整抗凝剂用量可减少影响。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倾向,不能仅依靠血凝分析判断作为诊断指标,因为血凝分析受的影响因素太多太杂,应结合血小板计数、3P实验等共同作为诊断指标。患有高血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时,病人血管因缺氧和硬化而发生肿胀损伤,激活内外凝血途径

6、,导致凝血功能显著增强,继而引起…系列敏感指标的改变。除上述分析的影响因素外,季节变化、饮食因素等都对凝血实验有影响,如茶叶中的茶多酚,桔汁中的枸椽酸盐,海带中的藻酸双酯钠等都有抗凝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