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

ID:46000734

大小:7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_第1页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_第2页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_第3页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_第4页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早期城址三种发展类型摘要:中国考古学史上自王城岗城址发现并确认以来,史前及夏商阶段的早期城址不断从田野工作中涌现出来,给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经过前辈学者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我国不同地区的早期城市在筑城模式、出现原因等几个方面均表现出不同之处,我们认为早期城市存在三种城市发展类型。关键词:早期城址;城市类型;史前及夏商时期我国早期城市的出现是聚落形态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也是一定阶段社会变革的表现形式。早期城市大规模的发现始于上世纪王城岗城址的发现,史前城址的大量发现与确

2、认大大的推动了有关中国古代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对早期城址的研究,前辈学者也多做出了贡献,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前辈先生的著作之时,笔者看到这样一个趋势:不同学者在文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到早期城址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没有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证。因此,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不确之处请方家不吝赐教。城是人们在聚落上构筑的防御性设施及拥有这种设施的聚落[1]。在古汉语中“城”的含义较为复杂,既可指城市或城邑,也可包括城堡在内,甚至可以特指墙壁如长城等[2]。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并非所有的城

3、市都有防御设施,同时也并非所有的有防御设施的聚落都是城市,我们判断城市与否的决定性标志是其内涵而非外在形式。城市的概念学界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有学者提出“中国以商业为主体的都市,要晚到宋代以后才兴起,唐代之前还未形成”[3]。而中国早期城市的政治性与军事性的色彩均比较浓厚,经济色彩淡薄,因此,谈论中国早期城市不应当刻意强调经济色彩。另外在田野考古发现上,我们首先把握住的是有无城池建筑,而非被城池围绕着的聚落的功能[4],这便为我们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界定了一个范围。目前为止发现这一时期的早期城址数目较多,前辈学者已有专门的

4、研究性文章[5],但这些文章发表时期都比较早,新近考古发现的城址没有收录进去①。从已有材料来看,至少可以从以下平面形状、建筑技术和城址出现的主导原因等三个方面初步看出我国史前及夏商阶段各地[6]早期城址具有明显的不同,即上文所谓的三种“城市模式”,亦即城市发展类型。我们按照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进行分析。(一)平面形状从形制上看,最初阶段,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或者内蒙古地区都普遍的发现有环壕聚落,其平面形状以圆形为主,如郑州西山[7]、湖南澧县城头山[8]等目前最早的城址都是圆形,较晚阶段多呈现方形,似乎存在一个由圆

5、到方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变化过程最为典型的是中原地区,西山之后,除孟庄城[9]平面呈平行四边形之外,郝家台[10]、古城寨[11]、平凉台[12]等都呈矩形;北方地区的山城都是随地势起伏修建的,平面多呈现不规则形[13]o这与中原地区的方形城址规划没有直接联系[14];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址以天门石家河城址及其遗址群最为典型,呈不规则的圆角方形[15]。此外,澧县鸡叫城[16]、江陵阴湘城[17]、走马岭[18]等平面形状均呈不规则形,未见到方形城址;直到盘龙城[19]才出现近方形的城址;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龙山时代的城址主

6、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周围,迄今已发现最少六座早期城址[20]o这些城址多数呈长方形,也有不规则形的[21]o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最近发现我国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其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墙基处堆有石块[22]。综上所述,在城址平面形状上,以中原地区的早期城址最为规整,且经历过由圆到方的发展过程,而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的早期城址这一过程则表现的不是很明显,至少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将城址由圆到方这种现象制度化起来的是在中原地区,并且成为日后中国城市的基本形状。(二)建筑技术从筑城技术而言,我们也可以将早期城市分为不同的发展模式

7、。概括的讲就是:中原地区主要采用夯筑,北方地区主要是石块砌筑,而长江流域的早期城址主要是堆筑而成,三者之间区别明显,很可能代表了三种形式不同的城市模式。中原地区的早期城市较早发展了相对成熟的筑城方法。例如西山古城发现有基槽,这是目前为止考古发现所见最早的有基槽的城址[23];时代稍晚的王城岗[24]、郝家台[25]、边线王[26]等城址都发现有基槽的存在。除此之外,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建筑技术也比较先进,甚至采用小板筑技术筑城,如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这些成熟的筑城方法为后世所吸收;长江流域的城址多采用堆筑方法筑城,延续

8、至商周时期还有继续使用。因为堆筑的城墙坡度较缓,需要外围的壕沟等设施辅助防御,这也是长江流域早期城市的一大特色;北方地区的山城因城址多数分布于山前,就地取材,用石块和土坯砌筑城墙。(三)城市出现的主导性原因不同地区城址出现的主导性原因也有区别。北方地区的山城普遍远离可为农业生产提供较好条件的平坦地带,而着眼于选择山岗等有利防御的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