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77577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高职院校的数学价值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职院校的数学价值实现摘要: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技术”已经成为一门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数学无处不在”。木文在介绍数学价值的内涵基础上,分析T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数学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数学价值的若干建议。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价值;数学精神价值数学从洋务派、维新派开始就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实用、富国强兵的工具,现在中国学者己认识到数学是一个应用广泛、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是附带有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门学问,它具有自己特定的价值。一、数学价值的内涵1•数学的认识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的应用型人才耍“应变、生存、发展”,就必须清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对
2、事物的量进行分析,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必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2•数学的智力价值。数学是人类智力的创造物,因而成为训练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的最冇效的途径。实事求是地说,就是培养人的智力的功效来讲,就是培养人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及系统性而言,再没有其他一门学科能与数学相比了。3•数学的精神价值。数学是人类最重要的创造性活动之一,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数学世界能够不断地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推动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数学的精神价值主要表现为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和创造精神。4•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概括起来冇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对称美、形式美等
3、等。高等数学的简洁美体现为函数符号、微积分符号、微分方程符号等既简洁地反映了极其抽象的关系,又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谐美蕴含从不连续到连续、从不可微到可微,无不是在从不矛盾到矛盾,又从矛盾到不矛盾的转换的対立统一发展;数学的奇异美表现在从代数方程的公式解到变换无穷的群论、从调和级数的发散到无法证实或无法证伪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把数学送向一个乂一个高峰。5•数学的应用价值。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
4、何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要以应用为重点。高职院校的数学应用价值是让学生主动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数学应用的精神,每
5、遇到现实问题都能产生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方法尝试解决的冲动,主动从数学的如度观察事物、阐述现象、分析问题,很快地依循科学合理的思维路径,搜寻到一种较佳的数学方法解决它。6•数学的文化价值。当前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开始关注数学文化,如张奠宙先生认为屮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冇学者开始研究“儒家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的数学传统,强调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附带有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门学问,对指导未來的人才的培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当前高等数学价值弊端数学是一门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工具课”,在口积月累的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经验,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有些经验已不适用当前的教
6、育理念。它离开了数学课程的教育性,离开了数学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定理、公式的证明和推导,对各种题型的训练。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从数学概念、定理、证明到举例,逻辑链条一环紧扣一环,而学生感觉的是数学就是公式到套用公式、定理到证明定理,觉得数学就是一些令人厌烦的推理和永无止境的计算,结果使学牛害怕数学、讨厌数学;教师是“填鸭式满堂灌”的,学生是“婴儿式反射接”;教师靠黑板的演示来教学,学生靠作业纸的重复演算训练来强化记忆,结果使训练思维变成重复演算,使广泛应用变成了黑板和作业纸的演算,教师的启发停留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或“数学是各门
7、考试中占分最多的科目”,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无奈选择,结果使学生无法从内心体验到数学对自身发展的需耍,当然就不会将学好数学作为一个价值目标来追求,数学的广泛应用就失去了意义。若教师能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从黑板和作业纸中带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广阔视野中去,多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或专业的实例,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去追求数学的价值目标。三、实现高等数学价值的若干建议1•树立完整数学价值观。数学不仅具有知识价值和智力价值,而且还具有认识价值、应用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要通过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案例或日常生活案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有用,将
8、來自己要从事的专业正口益依赖于数学,数学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当今社会正在日益数学化。2•建构以能力为屮心、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使学生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常握信息,但它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这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发现相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