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60342
大小:1.27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9-11-19
《历史卷的命题特点及备考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卷的命题特点及备考对策在《考试说明》中有12条能力要求,归纳起来,4个具体方面:(1)对历史知识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2)对史料信息的释读能力(信息获取、甄别、整合、概括、运用等);(3)历史研究素养和方法;(4)解题的技能。题型:12+3(必修的综合题目;历史论证题;选修题目).导语:为何会出现“40分现象”?高考题到底“难”在哪里(到底要考查哪些能力)?熟背教材为何不能得高分?为何大量做题和背书仍不能得高分?几个问题:1、如何兼顾专题与通史?2、如何定位复习功能?3、如何利用教材?4.如何选择合适题目进行训练?讲座纲要第一,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2、、归纳其特点(即:到底要考查哪些能力?)属于考查的能力层面。第二,反思我们的教学(即: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属于教学的问题方面。第三,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轻松、有效地备考,突破40分?属于备考的方法方面。高考试题的命制思想(或导向)是: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核心内容的整合、提升(新认识)、概括;面对新情境下的灵活迁移与运用。2、新史料的有效释读:史料信息的提取、甄别、概述;放置到“问题”情境中去具体运用。(“问题”从材料出)3、解题技能:历史思维特质的唯物性(唯物史观);思维方向的灵活性;思维过程的规范性;行文表述的严谨性。1、深入理解
3、和有效运用教材知识(1)注重理解概念内涵和事件影响:如2011年第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运用教材知识,注重灵活机动,拓展思路:如2011年第40题关于“德才观”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用到了教材知识“汉唐
4、儒家思想的影响,如汉朝重用儒生,选官制度察举制重视孝廉”,2、材料信息的释读和概括:如2010年第44题: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
5、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社会稳定。2、材料信息的释读和概括: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
6、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7分).(15分)(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3、历史研究素养:2010年、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7、,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4.解题技能:如论证题、比较题的解答、概括、分析、评价等方法41.“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