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

ID:45957308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追问的细节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213116沈秋华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主持人林克莱特在追问一个小朋友时,问道:“你将来想当什么?”小朋友说“我想当飞行员。”林克莱特又问:“如果飞机在太平洋上飞行时,所有的引擎全部熄火了,那你该怎么办?”小朋友冋答说:“让所有的乘客系好安全带,我带着降落伞往下跳。”顿时,所有的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林克莱特看者小朋友悲伤的表情时,追问他怎么回事。小朋友回答道:“我要回去拿汽油”……若没有最后这一追问,这个小朋友留给别人的岂不是永远是遗憾?其实,如果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也有这样的追问,那将会闪

2、现多少精彩?“追问”顾名思议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与一般提问不同,追问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连串提问的组合,是教师有系列、有方向、最终能导致学生自我寻找正确答案的提问。追问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追问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一、“追问”让学生有效学习在动态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

3、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吋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耍教学指导策略。例如:师: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9厘米和5厘米,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题目在黑板上显示)师:题目中的9厘米和5厘米谁是腰,题目中告诉了吗?生齐答:没有师:9厘米为腰可以吗?生齐答:可以师:5厘米为腰可以吗?生齐答:可以师:那么,本题有儿个结果呢?生齐答:两个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

4、少厘米呢?生:23厘米或19厘米。师:很好。如果木题中的数据改成9厘米和4厘米,结果怎样?上面这个课例片段中,师生的问答交流在本质上没有问题,即使效果也较好,但是这样的问答都是传统提问方式,缺少对学生思维深度的激发,无法激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本例中,本人认为就可以采用适当的追问策略。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根据题意画一个草图予以解决?使边的长度尽可能与题意中数值相同。”大部分同学可以得到周长为23厘米,因为学生习惯画出的是锐角三角形;追问1:“只能这样画吗?”可能有较多同学又得到周长为19厘米;追问2:“如果本题中的

5、5厘米换成4厘米,这时的周长是多少?”有的同学会得到22厘米或17厘米,但也会有同学得到只有22厘米的结果;追问3:“为什么这里只有一种结果呢?”学生会说“以4厘米为腰不能构成三角形”;追问4:“考虑本题吋有两种可能,但它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呢?”学生可以得到构成三角形时必须满足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从而真正理解本题的内涵;追问5:“还有没有类似这种有时有两个结果有时只有一个结果的题目呢?”让学生展开讨论,部分同学可能会想起同样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另一个问题“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80度,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由此及彼,让学生养成演绎、

6、归纳等数学思维品质。通过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作答,对其他同学来说,教师的讲解没有作答学生的说明更亲切易懂和切合实际。二、“追问”提升学生思维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探索和实践,促使学生情意状态、认知结构和功能的改组、重建和发展的一种基本教学范型。活动的目的不是活动木身,而是经由活动体验经验,经由经验建立或改组各种联系和关系,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最优化。例如在教学“止方形”一课中的片断:师:请你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正方形。然后(1)想一■想,你所选择的画法是否经得起推敲?(2)比一比,你周围的同学是否有比你更

7、好的方法。教师巡视,学生动手画,然后相互交流。教师请学生代表说明自己的画法。A生:画两条相等、垂直且互相平分的线段,顺次连结这四个端点。师:请你思考一下你的画法经得起推敲吗?A生:(1)从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和等说明它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说明它是菱形;(4)既是矩形乂是菱形说明它是正方形。师:A同学回答很好,说明该方法经得起推敲,有科学的依据。B生:先画两条相等的平行线,再画垂线。教师边操作边追问,在追问中逐渐使语言严密起來,实际操作中先画-•线段,再过两端点作垂线。在两条垂线上取长等于垂直线段长,连结四点,

8、构成正方形。c生:先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过三角形两端点画两条直角边的平行线,构成止方形。(师追问其判别止方形的依据)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正方形,用“想一想”、“比一比”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