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47115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摘要:做好安装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投资产生更人的效益是造价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对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关键字:安装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方法1•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因素1.1设计阶段的影响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首要因索,合理的设计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图纸质量,设计的专业性、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等方面。如果设计阶段出现问题,会导致技术标准不合格、工程返工、工期延迟、安全隐患等问题。所以,在安装T程项
2、0的设计阶段,应该在提高设计质量和专业性的情况下保证其经济性,既不可为了节约而忽视设计的质量,也不可只重技术而忽视经济性,要做到两者兼顾,才能在设计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1.2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在合同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时,一些细节规定的缺失为以后的工程项目造价留下了漏洞,并使得工程项目实际开支大大超过预算。其次,预算管理不完善,工程项H在进行过程中缺乏对物资使用的控制,从而导致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混乱。最后,一些施工单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擅自更改设计内容,提高标准,使得工程造价大幅上升。1.3材料因素目前市场上建筑材料质量层次不齐
3、,价格也高低不等。安装工程未计价的材料价格都是包含在中标价中的,所以材料釆购的价格也决定了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在采购时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索,如材料的市场价格、工程要求、材料的质量、物流、材料产地等等,选择高质经济的材料。2•安装工程造价存在问题1.1工程合同管理不到位工程合同的漏洞是导致工程造价膨胀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单位在订立合同时,故意忽视很多细节规定,比如工程的索赔、安全保障、技术标准、材料采购、工艺的实施方式、违约责任及赔偿风险等等。这些细节规定的缺失使得工程造价最后竣工结算大人超过预算开支。所以,对合同管理十分重要,需要全面综合考虑,注重合同每一个细节的规范,减少山于合同疏
4、忽造成的工程造价膨胀。2.2工程管理人员控制意识的薄弱管理人员作为整个安装工程项目的统筹和领导人员,应该具冇很强的经济意识。但是,在一些单位内部,工程管理人员控制意识不够,经济意识缺乏,从而导致整个工程不能从经济角度实施控制,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不注重彼此协调和整个项H的经济性,最终使得工程造价过高。2.3缺乏全过程、全阶段的控制全过程、全阶段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设计、预算、竣工的全面控制。首先,投资决策是工程造价产生的源头,包括建筑标准、建筑地点、丁艺、设备等都关系着工程造价的高低。不科学不合理的投资决策
5、都会造成工程造价的膨胀。其次,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工程项目经济性的缺乏,重技术轻经济使得工程造价不能有效控制。再次,预算阶段的不规范,工稈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物资的采购都缺乏规范的管理,使得工程造价实际开支远远超出合理的范围。最后,竣工结算阶段,这是考核丁程项目投资效果和管理水平的依据,能真实地反映丁程的实际造价,竣工阶段控制力度的缺乏将会导致工程结算的拖延,从而影响工程造价的确认和项冃的使用。3.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3.1做好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投资决策是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后续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建筑用地、建筑标准和设备的选择都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
6、低,対投资项H的合理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决策阶段影响着决策之后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2】。所以,应做好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2.2加强对设计的管理与控制设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首要因素,关系着整个工程项R的造价控制。所以,加强对设计的管理与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来说,应选择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确保设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认真审核设计的图纸,保证设计的质量和技术,减少因为设计质量漏洞而产生的问题。另外,根据设计的方案深入勘察,选择最优方案,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经济性。总的来说,设计阶段的管理与控制
7、主要抓住设计质量、经济性、专业性几个方面的因索,从而控制安装工程的造价。1.3做好对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现场做好对材料的管理。包括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等方面。一方面,材料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做好材料需求和采购计划,控制材料采购的成本。另一方面,合理调度材料,确保使用到位,并加强对多余材料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浪费。另外,要注意对材料质量的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