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

ID:45939798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_第1页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_第2页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甲午屮Fl黄海大战清军火力及接仗阵型摘要:黄海大战时期,屮日双方军事装备差异悬殊,北洋水师阵型的失误是导致海战失败的重要因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则是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关键词:黄海大战战舰阵型一、引言美国著名海军学者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历史的命运,海权是通过一场海上决定性会战来决定的,而海上决定性会战的胜负是由交战双方的战术火力强弱决定的。而纵观黄海大战,中日双方军舰总数(艘)分别为10、12,舰队总吨数(吨)分别为31366、40849,总马力(匹)分别为4620()、73300

2、,平均马力(匹)分别为4620、6108,火炮总数(fJ)分别为173、268(其中北洋舰队的15cm和12cm速射炮的数量为0),100mm以上大口径炮的数量(门)分别为50、112。总兵力北洋舰队有2054,而日木联合舰队有3630o至于舰队阵型,北洋舰队采取了雁行阵,H本联合舰队采用了鱼贯纵阵。关于黄海大战屮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和战术得失,许华认为:“陆军出身的丁汝昌根木就不懂海军战术,在北洋海军的战役指挥方面,明显存在着及其严重的失课:一是在黄海海战屮采用了极为不利于实施战场机动与发扬火力的错谋阵法与错谋战法,造成北洋海军在海

3、战中损失惨重。”杨志本认为「'如杲北洋舰队也摆出'单纵列'队形,和日本联合舰队形成同向异舷交战,战役的过程和结局就可能完全改变了。”这也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以來对海战失利战术原因的主要看法。二、火力明代时就有抗倭名将俞大猷在他的着术里这样写道:“海上Z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而黄海大战就是一场火力的较量,中远距离的战斗。没有近身厮杀,因此,战舰是否具有高性能、火炮是否拥有大威力就成了决定黄海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Z-O黄海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战列舰。二舰排水量7144

4、吨,船长94.5米,船宽18米,吃水6米,马力6200匹,航速14.5节(“镇远”为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355.6mm,水线卜装甲厚304.8mm,305炮座装甲厚304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主炮为克虏伯305mm后膛炮[倍径25、炮重31.5吨、来复线72条膛长6720mm.弹重329公斤(此处指弹丸重,发射约包不在内)、初速500米/秒、射速1发/3分钟、有效射程7800米、备弹50发/门、动力水压]4门,克虏

5、伯150mm后膛副炮2门,75nm)克虏伯删板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炮重209kg、射速60发/分钟、射程2778米)8门,57mm.47mm哈乞斯速射炮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由上数据也可看出“定远”和“镇远”是拥有足够的实力与□舰战斗的。但反观其他,“超勇”、“杨威”均为陈旧兵舰,甚至“舰中隔壁,俱为木造,施以油漆,粉饰外观”。而舰队使用的炮弹均为中国制造,生产出的铁篩战时还需要用锂刀加工才可以使用。如此看来,黄海战争的失败更大一•部分是清政府自身腐败造成的。三、阵型黄海战争时北洋战舰采取的是雁行阵。很显然,

6、雁行阵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受弹面积大,且舰体两侧不能参与战斗(当时本来就炮弹严重缺乏,所以对于北洋水师而言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从横队阵型的技术考量來看的话,这又要往前追溯To甲午战争前清军所引进的四方海战理论述处于过渡阶段,那时候使用冲角、舰首对敌的横阵战术受到推崇。而受到横向战术的影响,连战舰的设计都产生了突变:主炮分属两座斜置、近舷侧的炮塔,而甲板以上的结构都浓缩在屮心线上,好让偏离中心线的主炮向止丽方与止后方的射击尽可能不受干扰。而“定远”和“镇远”就是在那时由德国制造的。而这种设计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要满足每一门主炮都能向前、向

7、后轰击,那么船体内部与舱面的布置会大受限制,连大I」径副炮的数量也必须减少。侧向射击时,半数火炮的射击扇面相当狭窄,并不能齐方向都维持最大火力。对于“定远”和“镇远”而言,二舰的舰首、舰尾齐有6吋后膛炮一门,其护罩不能移除,否则12吋主炮发射时,爆风会伤到副炮的手。然而,1885年代以后,主炮放在舰体小心线的设计就再一次成为了主流。所以北洋舰队使用横队作战确实是得不偿失了。这也确实不是众管带对海战战法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而H军采用单纵阵的决策过程是有比较清楚的脉络可寻的,这从某个程度上也反映了双方在制度和学术上的弟异。而且在当时,火

8、炮的方位取准远比测距更容易,因此舰首向敌比舰舷对敌更可能被击屮。再者就是当时北洋水师的排列是以“定远”、“镇远”为小心依着吨位向两侧递减的,这直接造成的后杲便是两侧军舰攻击力小、防守薄弱,这也再次说明了“舰首向敌直航”的弊害。当然,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