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ID:45939632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1页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2页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摘要]本文运用历史史料对比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对比,比较客观地分析探讨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经济、军事、制度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又翻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重新审看我们多灾多难的历史,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再到甲午中日战争,最后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今天,我又一次重温历史,回到了那百多年而的甲午中日战争,我想,

2、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会不会一定输给口本?当我仔仔细细查看甲午前后的历史数据时,我不禁十分惊讶:原來当时我们的国力不逊于日本,我们的军力不逊于日本。(-)经济上呢?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多年后,一些同胞就感觉良好,踌躇满志的话,那洋务运动三十年后中□的实力对比就更值得骄傲了,当时的清政府的岁入是口木岁入的1.5倍!我想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1872年,李鸿章主持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口银,这是“经济改革”的成就,而相比Z下

3、,直到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日本政府的总年收入才八千万日元。(-)军事上呢?“1884年朝鲜“甲申事变”后,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决定“惩前忍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装备了七千吨级铁甲巨舰二艘、二千吨级巡洋舰五艘,加上其它大小军舰,共二十多艘;南洋舰队也拥有了二千吨级主力舰四艘,千吨级炮舰三艘;广东、福建舰队共有千吨级舰艇八艘。四支舰队共计大小舰船八十多艘,这支庞大的海军,居当时世界第四位。但这仍远远没有实现李鸿章等人的理想,据他们设想,海军主力舰要有二十四艘,而当时仅有七艘。八十年

4、代开始,清政府还以巨资修筑了旅顺、大连、威海、烟台、吴淞、马尾、黄埔等海防基地,装备了最新式的克序伯口动回转射击大炮,以及深水军港、船坞等配套设施,旅大、威海、大沽等基地的营建,使中国拥有了当时远东规模最大的军港、船坞、炮台防御体系。仅在旅顺一地,就装备了数百门徳国克虏伯大炮,成为世界著名军港Z-O洋务运动期间,陆军也开始过渡为专门抵抗外国侵略的国防军,这是具有近代化意义的职能转变。甲午战争不同于鸦片战争,不是大刀长矛对抗坚船利炮的战争。我又一次打开那段屈辱的历史仔细查看。是的,我们不输在经济实力,不输在军事装备,更不输

5、在爱国热情。清朝的普通士兵是很英勇爱国的。中F1初次交锋,口舰截住运兵船高升号,船上的清兵宁死不当俘虏,用步枪还击日军,最后被击沉,绝大多数士兵遇难。在随后的平壤等战役中清兵也拼死一战,口军往往要集中炮火和成倍的优势兵力,才能攻克一个阵地。根据口军的《清FI战争实记》记载:“大小炮弹连发如雨,炮声隆隆震天撼地,硝烟如云涌起,遮于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击下,原以为敌兵会立即溃散。然而,我军前进一步,敌军亦前进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时,除使炮击更加猛烈外,亦别无他顾。战争愈來愈激烈,乾坤似将为之崩裂。……”日军损失惨垂,中

6、日的伤亡人数对比是基木相当的。(三)我们输在哪里?我们输在制度的腐败。像慈禧老佛爷,要做寿,要搞庆典,修园子;反正国家的利益在她的私人利益之下,北洋的经费她可以任意取用,挥霍,而使北洋舰队老化,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连吉野也因此由中国定造舰变成日本舰。甲午海战旗舰“定远”更是因年久失修,开炮竟震塌舰桥,让整个舰队失去指挥。还有一帮清朝的军需官腐化堕落暗饱私囊,购來一些低劣的炮弹其至教练弹充数。因此虽然冇多次口舰中弹,却未见炮弹爆炸。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也是同胞的中国人这么有“胆量”,直到今天还有人敢在假药,工业酒精兑酒,修桥

7、上玩这些勾当,他们没想到这是人命关天的事?面对历史我默然无声。从小吋候老师就教我: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我没认真想过这句话,直到今天我重温历史。我在想,如杲我们已知历史,如杲时间再重给我们一次重新來过的机会,我们还是不是必负于□本?既使重來一次,我们还是必输!我在内心痛苦地承认。任何一个史学家都知道:甲午的命运在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两种不同的变革兴起时就已种下。既使我们能侥幸获得一二次的战术胜利,也难逃最终的战略失败。如果是经济,我们可以强国;如果是军事,我们可以强军。但如果是制度的腐败,我们又将何去何从?既使

8、先让我看过历史真相,再把我送回到甲午战争三十年前,我放声高叫:“不维新变法,既使三十年后经济,军事都不弱于人也会被打败”又有几个人能相信我这句话?如果历史再重给我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如果没冇制度的变革,甲午战争的失败还是历史的必然!作者:莆田第五中学高一(6)班吴慧仙指导教师:莆田第五中学历史教研组龚哲山(老师)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