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9336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学摘要:在语言类的科目学习中,阅读都是占有较大比重的。尤其是在英语的阅读中,不仅是阅读的重点,而且是教学的难点,这是与语文阅读不同的地方。英语的阅读,重点不在拓展知识面和发展综合素质,而是学习英语过程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提问英语阅读与语文阅读不同,语文的阅读是为了增强语言文学的修养、拓展知识层面,而英语阅读的目标是为了巩固基础。因而,英语阅读是基础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课堂上的提问及师生间的英语互动对学生阅读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在高中英语的学习
2、中进行有效提问,是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环节出现的不足1・问题缺乏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是随机的,在备课教案上只是注“Thiscontent,canaskquestions,enlightenthestudents”(这个内容,可以提问,启发学生)之类简单提示。这样,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也没有目标,更谈不上是技巧或设计。通过提问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没有抓住阅读提问的本质,学牛怎么可能从教师的提问过程中得到某种启发或收获呢?2•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过于信赖在阅读教学
3、中,高中英语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发现问题,从而自主提岀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高中生通过英语的思维来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教师将提出问题的工作全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英语课堂上,我认为是不尽合理的。由于学生水平所限,并不能找到学习的关键点。教师无法把控课堂提问的指向性,造成学生很努力教师无法点拨。所以,教师还是应该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关键性节点,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带到正确的方向。3.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牛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细节把握上还
4、是有所欠缺。如,在英语?n堂提问时,教师提问后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短。试想,学生短时间内用中文回答问题已经算是思维敏捷了,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大多还是采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教师通常是用英语来思维的,教师用自己的英语水平来与学生交流,课堂提问就成了教师的白问白答。在这样的交流速率下,学生不太可能从教师的提问中得到某种启发或引导,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二、针对不足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提问对高中英语阅读中开展提问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大篇幅检讨,是值得的。只要发现了问题就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其实比发现问题更容易,就是所谓的“办法
5、总比问题多”。1•提出的问题要有设计性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就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想一想,设计的问题有没有学习价值,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是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的语法,还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这些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教师也就知道怎样来设计问题了。在对提问进行设计时,教师还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分层。哪些问题是针对基础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问题是拓展性的,适合水平较高的学生掌握。教师提问时就可以将基础性的问题交给学习一般的学生来回答,而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则交给平时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2•提出的问题要有目标性
6、提问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应过多强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应出现模棱两可的问题。阅读课堂上英语教师的提问应强调适度,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一是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有助于树立学主的学习自信心。此外,高中英语阅读的提问要考虑问题的针对性,不能随意设计,如,这个问题是考核语法的,那个问题是引导理解的,每个问题都有针对性目标,有计划又有层次,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3•提出问题要给学生时间教师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是能确保提问有效性的关键。一个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固然重要,但再好的问题,没有被学
7、生理解和消化,那也是枉费心机。等候的时间,应根据提问的难易程度以及被提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确定,既要保证给学生的时间充足,又不能过度拖延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换位思考的方法,在提岀问题后,自己按学生的思维路线来思考一遍,如先翻译成中文,再寻找答案,再转回英语,教师完成这个思维过程后,时间基本上就能满足学生的思考了。总之,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使用提问来提升学习效果是可行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陷,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确保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8、1]朱宇婷•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技巧探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4(6):63.[2]陈芳•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2(1):32-34.编辑孙玲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