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

ID:45938566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_第1页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_第2页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_第3页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_第4页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摘要: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矶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矶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关键词:工笔画艺术效果世人常认为工笔及写实,注重形体的描绘,工整细致,强调形似;而写意毫放、简练,注重神似,强调抒发作者的情趣意境,不重形。其实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性历来就存在着。“写意”并非独指意笔水墨画,“写意”与“工笔”是指技法层次上的区别,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并不能因为工笔画在技法上的多道程序

2、与表现上的工细严谨而忽略了它的写意性。从更深层次上说,“工笔”与“写意”一样也是在写“意”,只不过它们抒写吋所依赖的程式不同罢了。无论中国画的“工笔”还是“写意”,都须贯注画家本人的主观表达与情感抒发。止所谓“画乃心迹”,每个画家的个性气质、审美偏好的差异会口然地反映在自己创作的画而上。中国58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一、写意是中国艺术特有的概念。L“写意”在画论中的表达。潘天寿先生就认为“东方绘画的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的基础在科学”。屮国传统绘画历来讲求“以意造形”、“以形写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元汤厘画继谓“iiuiZ当以意写,不在形似耳”。这个“意”既包含了画

3、家对客观的感受,又包含了画家的主观思想,作画时以把口己的心思意味抒发岀来为冃的,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作画时不是对客观物体的被动描绘,而须以立意为先,可以得意忘形,可以意足不求颜色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以“逸笔草草”,求得极大的自由,以把自己的心思意味抒发出來为目的。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宗炳等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含道应物”、“万趣融其神思”;到中唐时期张彦远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到宋代欧阳修的“古画应意不画形”、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到文与可的“胸有成竹”;再到黃宾虹的“惟绝似与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无不体现了中国画的这一

4、审美特点。画家在表现物象时,把思想感情移入对象和物象内在的精神相融合,注入画家对客观的真切感悟,从而达到“象与神合”、“物我两忘”的境界。齐白石画观音大士像时,人们问他为何能虺得这样美丽而圧严,他回答说:“须知菩萨即吾心也”o现代画家石鲁对学生说:“要把山水当人來画,这个人就是你自己”O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意”就是中国画的灵魂,当人们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得到的主要不是对所绘图像的认识,而是受到一种精神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写意原则”要求在绘应的主客观关系上突出主观精神的表现。2“写意”在中国画中的发展。纵观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史,若从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5、了,不论从艺术的想象还是造型技巧来说,那时已现端倪。两汉时期的启働与壁画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绘画在勾线设色上的风貌。可以看出,作画者已经掌握了以线去描绘人物形象和以墨色的平涂与简单渲染的基本技法。但从整个中国绘画的发展而论,此时尚处于推拙阶段。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画渐有发展,冃画家众多,工笔重彩画的鼎盛时期也就从此开始,画理画论的研究也由此确立,对艺术的理解逐渐深化。唐代是工笔画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不仅有鲜明的风格特点,而且有划时代的作用。社会经济与书画市场的繁荣推动了画家的创作;全国寺庙的兴盛,绘制壁画的流行,为画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以前的

6、中国绘画简直就是工笔画的世界。即使在这一鼎盛时期,工笔画也没有象西画那样追求全面如实地再现物体,它仍然舍弃了很多东西,仍然只是以线为主,求得形式处理上的比较自市。比如这一时期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图等等,为了表现唐代时女性的雍容、富态Z“意”,通过变形、夸张画屮女子的体态,去迎合人们对丰满身段的审美偏好,以达到“遗貌取神”之境界。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更是寥寥数笔,即具飘舞之姿、传神之妙。况且工笔线条本身所具有的洗练、概括、装饰之特色,开始就注定了其“写意”、浪漫主义的风格。随着唐以后水墨画的兴起,一种强调如同书法一样有特殊抽象形式,有极人随意性

7、和鲜明个性的文人画风格逐渐取代了工笔画成为丄流。它更加强调作者主观随意的抒发,提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境与画境同一,都是心境的外化;主张“不似之似”、“似与不似Z间”,“离形得似”;强调“以形写神”、“得其神骨”、“得其神”要求提炼、概括、夸张、变形,达到艺术的创造,摆脱对如实再现的依赖,对眼中所见的视知觉的依赖,而以口已头脑中的意识去处理它。“意”作为画屮所蕴涵的主观精神境界越来越突出了。请看那些((高士图、(行吟图》层峦叠障,溪山烟雨,寒江独钓,临风摇曳的竹枝,疏影横斜的梅花,往往都距离如实再现事物的原有形态甚远。在合乎画理的基础上,最大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