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3839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最近儿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索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插,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一、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所谓问点,就是指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地说,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关键Z处,这样对问题的解决将有“茅塞顿开”的作用。比如:学习力对物体做功的内容时,质量为m的物休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斜向右上方拉力f的作用,物体在水平地面移动了S米,问拉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初学时,
3、很多学生会认为拉力做了功,原因是学生对力做功的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没有充分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如果教师先设问:一个同学提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走了s米,问这个同学向上提的力有没有做功?显然学生能够判断出向上提的力没有做功,那么错误的原因就会迎刃而解。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引入时要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提问,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轻易地启动学生灵感的大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冇“一石击起千层浪”之效。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提问方式1.激励式这类提问方式可用于新课教学中,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处
4、设疑,在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被注意的事物或现象屮提出一些冇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思维冲动。2•启发式这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给学生以知识或方法上的启发,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或新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顿悟的一种提问方式。启发要启而不露,启到学生的困惑点上。3.引岐式这是在学生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认识趋于一致,但不够全面,甚至错误时,教师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分歧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求界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三、课堂提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
5、样•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耍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冇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提问中应处
6、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牛,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
7、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四、提问常采用的几种具体方式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在多年教学实践屮,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3•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牛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
8、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