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ID:45919554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1页
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2页
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劳动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宜兴市湖父小学召K颖郭永君创造力指的是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个性特征和倾向,是蕴藏于人类自身的伟大力量,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举凡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文艺创作等等都离不开创造。创造力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夭的各种活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阶段,由于儿童的思维很少受到束缚,因而他们有着极丰富、灵活的创造力和想象丿J。作为一名小学劳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学对于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提高所具有的特

2、殊功能,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开拓新的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树立创造的自信心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知:创造的主体仅限于科学家、艺术家、作家,普通人是无法进行创造发明的。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创造者,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潜力。在劳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目标层次,进行分层达标,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自己去创造的信心和勇气。小学牛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住住还能提出一些新奇的其至是〃不着边际〃的设想和

3、见解。这时如果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励,就会树立学生创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问题。反之,如果受到了批评、嘲笑甚至惩罚,则会让学生丧失创造的信心抑制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水仙的栽培》一课时,我先通过实物投影分步示范水仙的鳞茎剥衣和切球的方法,告诉学生操作时不能碰伤水仙的嫩芽,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这时冇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不是所冇的嫩芽都不可以切去,为了塑造出较为美观的水仙造型,可以适当切去部分嫩芽,以保证主力芽的茁壮生长。这时,我及时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布置

4、了这样的一项作业: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仙的芽苞分类,思考哪些芽苞可以切去,为什么?一周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撰写研究结论。我惊奇地发现,许多学牛的结论是如此完整和专业。他们不仅知道了水仙的芽苞分为叶芽和花芽,为塑造出美观的水仙造型,可以修去叶芽和部分花芽。有一个小组还附上了几张水仙盆景的图片作为辅证,还有一个小组写了水仙品种分类的科技小论文。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赞许,会促使学生树立起创造的信心,进而为下一次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激发创造的内驱力传统教学观一直把获得知识作为

5、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学生往往是从教师或课木中〃接受〃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缺少一个创造知识与知识的再创造实践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加强创造力的培养。劳动教学不再是对已有知识与技能的了解、记忆与熟练这样一个过程,而是学生自主批判接受、不断创新的-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客观的真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再创造的主体。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与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

6、。所以,作为一名现代的劳动教师,我们应该彻底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活动的空间,设立一个个〃问题〃的情境,激发创造的力驱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与问题解决,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也多一些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毛衣编织针法》一课时,我先是指导学生学会编织的基本针法—上针和下针,然后不急于教授放针、并针、扭针Z类的复杂针法。而是让他们只运用基本针法动手编织,然后与教师运用多种针法编织的作品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达到学习的〃兴奋点〃。然后引导学牛填写以〃编织作品〃为中心

7、的图表,先从中心点划出若干条坐标线,分别为材料、结构、功能、种类、色彩等;然后在标线上注标点。如〃材料〃标线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有毛线、麻绳、棉纱绳、塑料绳等材料;〃色彩〃标线上可引导说出红、黄、蓝、绿、白等颜色;〃种类〃标线上可引导说出毛衣、挂饰、I韦I巾、帽子等功能。最后是交合,让学生用同一标线上的信息与另一标线上的信息相交合,以产生新的信息,也就是创造的过程,如〃塑料绳〃与〃挂饰〃相交合产生〃塑料绳编织的挂饰〃,〃毛线〃与〃红色〃、“帽子〃相交合就产生〃红色毛线编织的帽子〃等。三、拓展创造的发散性创造活动作为人的智力的

8、最高表现,需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但是传统上人们把与左脑半球相联系的抽象思维看得太重要了,认为左脑是优势半球,右脑是劣势半球。实际上,抽象思维绝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能代替形象思维。在创造过程中,二者同样重要。从总体上说,教育所体现的是收敛的整体特征,而不是发散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