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

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

ID:45912372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_第1页
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_第2页
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_第3页
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任玉新郭红英谈论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范畴及界定的范围又是什么,搞清是什么,而后搞清为什么,最后才会是怎么去做。教育研究不是实在的物,是由人的主体意识抽象出的思维介质,我们谈论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对教育存在的研究——包括一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人类实践活动及各种在教育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育意见、观点、思想、理论、学科等意识形态。进行教育研究可以说是教育变革的需要,是21世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质,进行教育研究可以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更有助于教

2、育知识的拓展。教师如何参与或进行教育研究,结合十余年参加教育研究的实践及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教师要准确定位自我,要把自己塑造成研究者而不单纯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著名学者斯坦豪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步认同这个观点。教师在教学上应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指导的方法,积极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新课程中,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间教室都变成新课程的实验室。二、教师要明确教育研究质的范畴,不能为研究而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不能单纯的去为设定某一个研究的课题去研究,教师要把自己当做研究者,就要把自

3、己的工作设定成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的源头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应该把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看成是教育研究的对象,要把每一个教育的行径作为教育研究的过程实施,我们是研究者,我们的作为就得符合研究者的角色界定。当然,我们要重点实施的教育研究还是要有所把握的,要全要面,重点突出、重点突破。每一个教育的细节,一定阶段,都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教育研究的重点对象,只要它符合了教育变革的需求。三、教师要明确一项教育研究的主要进程教育研究是一个过程,应该还是一个相当复杂需要我们付出相应人力、物力等的过程。要想教育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理所应当就要把握住教育研究的

4、主要进程,知道怎样去做,怎样准备去做,从哪些方面去做。1、课题立项: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选择好题冃,进行课题立项就成了实施教育研究首当其冲的环节。立项恰当与否直接会影响到教育研究的准备、实施、效果、现实意义等。课题立项重小勿大,侧重于某一个细节,便于我们去搜集资料,去具体实施,去反馈,去修正,过大过笼统我们更无从下手,也就只偏于面上T;重实勿美,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课题立项就应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问题,不能直流于形式;重实践勿空谈,课题立项要便于操作,便于去实施,便于去验证,便于去修正不合理、不和谐的

5、因素。2、资料的搜集、分析:立项以后,就要围绕立项的主题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始终。资料的搜集包括自述与回忆、观察和记录情境、角色扮演、轶事纪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借助于文献资料、录咅、录像档案资料等等。资料收集上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从而对问题及情境了解得更为清晰,对问题的本质分析得更为透彻。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是实施教育研究的实在过程,是验证研究过程、纠正偏差的必备环节。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要重精勿滥,资料的分析选择能够例证立项的恰当即可,且不可铺天盖地;资料的分析选择要重现实,去例证所需的资料

6、应该来源于我们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生活,切不可夸夸其谈,缺乏说服力;资料的分析选择中结果的论证,立项、做研究就是要让人信服,让人遵循我们研究的结果去实践,资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多立项结果的论证。3、教育研究计划的撰写:进行课题立项,搜集相关有用资料后就要具体撰写教育研究计划。不论是教育研究,每一项实践活动都应该撰写详细的实施计划。计划是行动的纲领,行动要扑着计划去具体实施。缺少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我们的教育研究就无从下手,把握不住主次点,更无法去修止偏离既定目标的行径。教育研究计划的撰写要围绕课题立项;要注重搜集资料的分析选择;要详细,每一个细节,每

7、一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要涉及到;要有第二套、第三套调整型方案。4、教育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的过程始终贯穿资料的搜集,但资料的搜集却只是教育研究过程的一个环节。教育研究的过程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分析、选择;还要注重多方互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多元素的集合体,每一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要注重对偏离目标行径的修止;要注重各方面对我们教育研究的反馈整合;要注重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有没有现实意义,有没有让别人借鉴推广的价值。5、教育研究行径的验证:教育研究的行径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达到预想的效果,需要我们将其应用与教育实践中,并对其效果进

8、行验证。在这一环节,要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感想。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做具体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