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ID:45903336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_第1页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_第2页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_第3页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关键词】气道;正压给氧;小儿;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导致多脏器损伤。在临床上需采取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纠正缺氧,终止其病理损害过程提高疗效,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通常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辅助机械通气或无创人工通气方法抢救患儿。笔者旨在探讨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患儿采用CPAP❷I型氧疗器加常规治疗小儿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❷1资料与方法❷1.1一般资

2、料80例患儿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0(T14岁,平均5.*62岁。其中极低体重患儿2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纟甘、呼吸困难、烦躁抽搐、动脉血氧分压Pa025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0mmHg、PaCO235〜45mmHg.血氧饱和度295%;②症状改善:患儿安静,呼吸浅促,偶有呼吸暂停,面色红润,口唇发组■,反应尚可,四肢肌张力正常,手足凉。血气分析:Pa02250mmHg,PaC0280%;③无效: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无改善。❷2结果❷2.1治疗组和观察组给氧2h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动脉血氧

3、分压(PaO2)和SaO2差异有显著性,PaC02无显著性,见表1。令表1善:12例占15%,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达95%。观察组症状改善11例占27%28例症状改善不明显占73%O❷3讨论❷3.1呼吸衰竭的特征是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在抢救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增加氧的供给,缓解低氧血症是逆转病情的主要手段。采用CPAP氧疗器持续气道正压给氧,通过维持呼气末一定的正压扩张呼吸道,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肺泡稳定性,保持呼气末肺泡扩张或使萎缩的肺泡扩张,从而改善肺泡通气,减少肺内分流,减轻通气/血流比

4、例失调,使PaO2增加,PC02降低,并减轻肺间质水肿,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1]。使用CPAP氧疗器后可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可使萎缩的肺泡重新扩张,从而改善肺泡通气,使之过渡到正常通气。持续气道正压给氧多了空气压缩机的氧气调节装置,减少了吸入高氧的时间,降低了因吸入纯氧导致患儿氧中毒、慢性肺支气管纤维化等并发症的发生。连接的加温湿化装置可使吸入气体经加温湿化处理后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可减少呼吸道水分的丢失及每日输液量,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适当的湿度可保护呼吸道黏膜及纤毛运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维持呼吸道畅

5、通。与单纯使用呼吸机相比,避免了气管插管,保护了气道完整及气道防御机制[2],增加了患儿的舒适感,改善肺泡气体交换而减慢心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❷3.2早期应用效果好。CPAP氧疗器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应用,早期应用能使病情稳定,可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使用越早,疗效越显著。但极低体重患儿病情较重或反复呼吸暂停者效果差。CPAP具有很多优点如相对无损伤、易安装维持、加温湿化后使用有利于排痰、气道阻力较气管插管低、没有或很少有感染、气压伤,其还是患儿由机械通气转至正常呼吸的一个良好的过渡呼吸支持方式。

6、解决了机械通气的缺点及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故本方法不仅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在大中医院亦适用。❷3.3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和加温湿化。因持续给氧患儿气道不能充分湿化,呼吸道黏膜干燥可导致呼吸道机械性改变,降低呼吸道弹性。因此,做好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常规「2h吸痰,清理鼻塞及口腔,更换体位,以预防肺部感染。湿化效果应使人工气道对温度、湿度都达到维持呼吸道纤毛活动的生理效果。预防气道水分缺失过多所致的分泌物粘稠和排出障碍。采取对空气加温、加湿等措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轻患儿痛苦,定时更换CPAP管

7、道,预防并发症。使用时应经常检查水柱压力计的压力变化,有无漏气和压力过低,注意湿化瓶水温和液量,注意治疗器械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每次使用后应正确消毒。并减少院内感染,减少许多相关性并发症。综上所述,使用CPAP可避免气管插管,早期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应用,CPAP氧疗器加常规治疗小儿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的疗效。减少院内感染及并发症,无创伤,操作简便,价廉,值得推广。参考文献❷[1]金汉珍,黄德琨,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6•❷[2]江洪清,邓筹芬,潘健儿•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8、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3):178.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