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ID:457549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4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策略研究摘要:塑料制品出口是余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深度调整,对余姚市塑料制品业的外贸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献内容部分涉及国内外学者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的整理、归纳、分析和述评,以期于对余姚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是运用国外已有的模型,从区域的产业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探讨我国外贸发展的困难与问题以及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如何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最后对现有

2、的研究加以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关键词:外贸发展方式;建议;研究评述1国内的研究状况国内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日益上升而日渐增多。归纳起来,国内有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理论研究金碚(1997)把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应用于分析中国产业竞争力。他认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视野应该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在承袭过去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金碚领导的课题组对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分析了中国工业品的

3、整体出口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制成品相对出口优势、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结构,计算了中国工业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这个研究从工业品国际关系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中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型,7王佃凯(2002)提出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一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那么其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由比

4、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林毅夫(2003)认为,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一个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

5、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禹智谭和吴爱祥(2004)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计量模型,并利用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对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并进行多元回归,得出了基本生产要素、高等生产要素、上一年需求增长、相关产业竞争力对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有正面影响,当年的需求量、产业集中度对其有负的影响的结论。何立胜和汪桂霞(2008)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世界的范围内具有国际的竞争力,从宏观上看要有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从微观上看要有企业的竞争力;中观上看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当前产

6、业转移已经由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蜜集型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入方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迎接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利用产业转移所产生的管理技术溢出效应、资金要素注入效应、关联带动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等实现后发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1.2实证研究7(1)关于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研究上,童书兴(1999)指出现行的外贸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经济效益过低;高投入造成资金、基础设施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粗放型增长带来严重的污染:高投入引起高需求,加剧通货膨胀。柴海涛(2004)认为,由于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

7、的增长方式弊端日见,因此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杨正位(2005)从四大不够协调和四个不可持续,即速度与效益不够协调、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不够协调、贸易和产业不够协调、东部和中西部外贸不够协调、贸易摩擦增多导致外贸发展不可持续、低成本不可持续、高资源消耗不可持续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可持续论证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李玉举(2005)从我国外贸步入高成本期这一方面入手,揭示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李军杰(2006)认为低成本的出口竞争战略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高额的外汇储备等,这些问题都给原有的粗放型外

8、贸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2)关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途径的研究上,许建平(1998)提出粗放经营是我国外贸贫困化增长的根源,而不适当的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是我国外贸粗放经营形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