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ID:45748483

大小:557.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7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_第1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_第2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_第3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_第4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生平: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2、公元前367年,17岁的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到雅典求学,进入了著名的柏拉图学园,潜心学习与研究长达20年之久,成为“学园之灵”。1、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爱琴海北岸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由于其父担任马其顿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御医,故少年时代在宫廷中度过,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3、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由于多种原因离开了雅典,回到马其顿,然后游学考察,撰写著作,

2、后受聘重返马其顿宫廷,公元前343年,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AlexandertheGreat,B.C.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4、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继位一年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到雅典办学,选址于城东北郊的吕克昂,该学园被后人称为吕克昂学园。由于他习惯于同学生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又把他创立的学派叫做“漫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病逝,雅典随即成为反马其顿运动的中心,亚里士多德他逃亡优卑亚岛避难,第二年病逝,享年63岁。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

3、《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诗》等。二、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1、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事物的概念与事物本身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由质料和形式构成。2、柏拉图断言感性事物是不真实的,真理只来自对理念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获得知识要从感性事物出发。知识理论知识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实践知识国家社会之行为政治学家庭之行为家政学个人之行为伦理学创制知识一切技艺修辞学和诗学三、科学的分类:所谓原因,就是指事物生成和存在的根据和条件。亚里士多德

4、概括总结了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1、所谓“质料”(hule),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四、四因说(一)何为四因说3、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4、所谓“目的因”,是指事物生成和存在的目的。2、所谓“形式”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或“是所是的什么”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原因虽然有四

5、种,但是“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事物所是的东西是形式,所为的东西亦是形式,使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还是形式,所以,这三种原因合而为一后可以统称为形式因而与质料因相对应。这样,四因就变成了二因。三因合一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不仅突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第一哲学讨论实体的问题奠定了基础。(二)形式-质料说质料和形式作为事物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同一事物中是彼此对立不能转化的,质料就是质料,形式就是形式。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相对于不同事物而言,它们又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了。例如砖瓦对于房屋是质料,对于泥土则是形式。

6、可见,高一层次的东西是形式,低一层次的则是质料,整个链条就是从质料到形式不断发展的系列。(三)潜能与实现亚里士多德用这对范畴来阐释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并且用以规定运动的本质,建构实体学说,解释实体与可感现象的关系。“潜能”(dunamis)也可译为“潜在”,它的词源含义是“能”,即能力、力量。用于哲学中,潜能指事物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实现”(energeia,通常译为“现实”,它是个合成词,直译为“在活动中”)是与潜能相对而言的另一种事物存

7、在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质料与形式的关系亦即潜能与实现的关系。质料以潜能状态存在着,形式则是实现。质料一旦获得了自己的形式,它就实现出来,成了现实的存在。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五、形而上学(一)存在论哲学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就是存在本身的学问。存在本身是不可定义的,我们不能说明存在是什么,只可以研究存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范畴,因为每一范畴都表示一种与之相同的存在方式。(二)《范畴篇》中对实体的界定:实体是个别事物在《范畴篇》中,他列举并分别讨论了十个范畴,它们是:实体、数量、性质、关

8、系、何地、何时、所处、所有、动作、承受。在他看来,它们囊括了事物由于自身的所有存在方式。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制定判断实体的五条标准:第一条:“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不述说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