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5717627

大小:33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6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

2、社会架构2.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3.《汉书·刘辅传》注引孟康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这一做法(  )A.继承秦代的三公九卿制B.强化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C.目的是

3、强化皇权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5.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②《隋唐英雄传》中某人以科举成名,后官至礼部侍郞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④《康

4、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7.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

5、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8.“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9.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

6、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0.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③“先北后南,缓进急战”④“神助拳,义

7、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A.③②①④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该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12.有人曾经写了如下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

8、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下列关于此“大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赴俄谈判,签订《改订新约》B.出征新疆,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C.在他的军事支持下,中俄关于归还伊犁的谈判得以成功D.在他的建议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13.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