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6571

大小:161.83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7-08-04

上传者:U-944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皮革工业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皮革工业的加工中心和贸易中心。这些年我国的皮革工业朝着集中化和规模化发展。浙江是我国皮革工业的大省,浙北有中国皮都海宁,浙东南部有中国鞋都温州。浙江皮革工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比,在区域化生产、品牌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竞争能力。但是市场容量大,企业数目多,行业集中度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皮革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外贸依存度高,对外贸易摩擦频发,这是当前我国皮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浙江皮革工业的主要问题。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当前处于复苏中的浙江皮革企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预期目标本研究主要对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和思考。在以往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贸易壁垒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浙江皮革制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浙江皮革制品现状,研究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促进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借鉴,从而为今后的皮革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帮助。国内外理论界对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做了不少研究,并有独特的见解。2.1国外理论界的相关研究20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正确分析产业集群推动出口增长的机制原理,理清浙江产业集群与出口贸易的关系,有利于明确阻碍浙江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而优化浙江省的出口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的结构,以及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马歇尔(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首次详细、系统地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原因。简单地说,外在规模经济导致了产业集群。外在规模经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某个产业在特定的区域内集中生产,并且降低该产业生产的成本。胡佛E(.MHoover)在《经济活动的区位》(1948)中也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波特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中,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形成了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是说,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它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波特认为集群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产业在地理集中的发生原因是地理因素。集群由于地理接近,可以使生产率和创新利益提高,交易费用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通常聚集在某些城市或某些地区。波特认为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一个州、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结成网络,集群所具有的不同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2.2国内理论界的相关研究:2.21关于浙江皮革制品概况的相关研究王学川在《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7.6)中指出,海宁:具有国际影响的皮革生产和市场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卡森集团和规模较大的大众、蒙努、上元、瑞兴等制革企业,总体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环保化,产品以沙发革为主,大众产品是生产鞋面革。温州的制革、制鞋产业:是国内外最具有广泛影响的产业集群,近几年的制革业随着产品结构调整和环保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已有些萎缩,特别是水头的猪皮制革基地经过15年的“辉煌”后,现已几乎萧条,一些制革企业外迁或关闭。但是温州的制鞋业在国内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桐乡的毛皮产业:历来就有一定水平的毛皮加工基础,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颇有影响的裘皮加工基地和贸易市场。2.22浙江皮革制品面临的问题的相关研究20 杜晓燕在《绿色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2005.4)中提到,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物和植物的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名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浙江出口产品之所以屡遭绿色壁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地理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2)浙江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由此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以及质量落后。(3)技术法规和标准落后,检验水平低。(4)环保整体水平差,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浙江已成为我国受绿色壁垒最大的受害省份之一。闫秀娟在对《温州皮革制造业困境与出路的思考》(2008.10)中指出温州平阳的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猪皮皮革的生产基地。由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温州皮革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材料和用工的价格的提高、出口退税的取消、贷款利率的上调,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至少提高了近三成,再加上市场萎缩,产品提价的空间连10%都很难达到。2.23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相关研究冯拾松,杨明贤等在《试论皮革大省向皮革强省的转化》(2002.4)中表明浙江省是全国皮革工业大省,但还不是皮革工业强省。预计从本世纪初,迎来皮革业发展的“黄金季节”,我省具有成为皮革强省的有利条件,但我们面临市场需求变化的挑战,面临国内外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份额的挑战,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进则退,不强则衰,摆在我省皮革行业面前最迫切的一个问题,就是尽快完成从皮革大省向皮革强省的转变。浙江皮革工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比,在区域化生产、品牌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竞争能力。优势:(1)有一定的生产规模。(2)有一定的品牌实力。(3)具有一定的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1)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2)生产工艺落后。(3)整体氛围欠佳。王冲在《如何打造皮革行业的品牌优势》(2004.5)一文中指出关于创品牌经验有关专家曾归纳过几个“一”,“定住一个位”、“取好一个名,’“喊响一句话”、“想出一套招”、“带出一帮人”、“炼就一股魂”、“铺就一张网”。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负责人认为,对创品牌的体会就是“企业努力创”、“政府大力帮”、协会“积极推”。协会要在积极推动上下功夫,创条件、搭平台,为企业做好服务。并且坚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根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立足扩大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继续发挥行业的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出口,鼓励品牌走出去。张淑华在《当代皮革化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及义务》(2008.2)中阐述(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研制推出新的高质、环保的皮革化学品。(2)在新产品研制中要注重降低成本,易于推广、操作,这是产品拓展市场的关键。(3)20 要建立完善行约行规,尊重知识产权,杜绝不科学的炒作产品、恶意低价竞争等不良倾向。(4)注重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出质量过硬、服务一流的国产皮革化学品品牌。(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视环保质量过剩的舆论倾向,主动行动起来,为皮革行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这是时代和市场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冯俊华,福静在《金融危机下我国皮革企业营销策略选择》(2010.4)中指出面对金融危机的我国皮革企业营销策略选择:(1)紧抓技术升级,推动皮革产品创新,占据皮革产业链的优势环节。(2)进一步提高皮革企业名牌意识,实施中国皮革企业名牌战略。(3)利用国家政策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价格策略。(4)合理促销,保证企业良好的现金流。(5)关注营销渠道,获取适宜分销利润。当前金融危机时期是我国皮革行业优胜劣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皮革企业灵活运用营销策略的能力至关重要。在调整企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行业特征,及时捕捉经济形势的变化,发挥营销策略在企业运作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3.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0).[2]王淑英.产业集群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3]王亚星.中国出口贸易壁垒监测与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4]刘巍,郝雁,陈昭.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与实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5]王业强.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3).[6]丁宁,王冠.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1):第35-36页.[7]王全杰.皮革工业是“日不落”产业[J].中国皮革,2004(1):第26-29页.[8]张淑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6):第1-4页.[9]钟安清.皮革加工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中国检验检疫,2004(6):第52-53页.[10]张汝男.中国皮革需要自己的品牌[N].中国贸易报,2005,(2005-1-18).[11]杜晓燕.绿色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4):第161-165页.[12]张文君.从温州鞋被烧看我国皮革制品今后的出口策略[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6):第51-55页.[13]王冲.如何打造皮革行业的品牌优势[J].西部皮革,2005(8):第27页.20 [14]周恰.皮革工业的现状及品牌塑造的重要性[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10):第57-59页.[15]马建中,张志杰.世纪我国皮革化学品发展的出路[J].精细化工,2006(6):第576-579页.[16]张明发.皮革业的发展与人才国际化[J].中国皮革,2007(5).第37-44页.[17]王学川.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皮革,2007(6):第37-38页.[18]李素萍,陶忠元.标准差异及其对我国皮革制品出口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9(6):第39-41页.[19]易秋菊,曾睿等.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J].西部皮革,2009(5):第13-17页.[20]张淑华.当代皮革化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及义务[J].精细化工,2008(2):第106-108页.[21]潘松挺,朱国成等.从人才的转型升级到产业转型升级——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0(4):第57-59页.[22]闫秀娟.对温州皮革制造业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产业经济,2008(10):第240-241页.[23]易秋菊,曾睿等.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J].西部皮革,2009(3):第13-17页.[24]黄小游,兰云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温州皮革工业获得健康发展的新思路[J].西部皮革,2009(7):第9-12页.[25]孙伯良,周凌.中国皮革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8):第138-140页.[26]沈琰.浙江海宁发展皮革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和启示[J].经济师,2010(5):第254页.[27]孙华平.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锁定与升级对策—以温州皮鞋产业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5):第5-10页.[28]林君平.福建鞋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29]潘晓娟.皮革业:走出国门靠什么〔N〕.中国经济导报,2007-3-15(B01)[30]Y.H.DennisWei.China'sShoeManufacturingandtheWenzhouModel:PerspectivesontheWorld'sLeading[J].JournalEurasianGeographyandEconomics,2009,50(6):720-739.[31]OlgaMemedovic1,HeikkiMattila.Thegloballeathervaluechain:theindustries,themainactorsandprospectsforupgradinginLDC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icalLearning,InnovationandDevelopment,2008(4):482-519[32]SubramaniSaravanabhavan,PalanisamyThanikaivelan,JonnalagaddaRaghavaRao,etc.NaturalLeathersfromNaturalMaterials:ProgressingtowardaNewArenainLeatherProcessing[J].Environ.Sci.Techn01,2004,38(3):871—879.20 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关于出口贸易的相关理论1.1产业集群理论1.2竞争优势理论1.3贸易壁垒理论2.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现状2.1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优势2.2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3.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3.1海宁中国皮革城3.2温州中国鞋都4.促进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4.1以市场消费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4.2发挥优势,促进全行业进一步发展4.3加强市场调研,开拓新的市场渠道4.4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20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关于这方面研究所需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通过图书馆藏书、报纸、杂志和中国期刊网、维普网、学位论文数据库和超星电子图书等网络搜索引擎来获得。经过对资料归类整理,列出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本论文首先介绍出口贸易相关研究理论。其次,针对浙江皮革行业出口贸易现状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运用完成本论文的研究。进度计划: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20 文献综述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上世纪,随着世界皮革加工、销售市场的转移,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皮革加工和贸易市场,同时也是最具潜力的皮革科技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皮革产业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首位。浙江是全国皮革工业大省,但还不是皮革工业强省。为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浙江皮革制品的出口贸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关于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潘锦富在《扩大浙江皮革制品出口的几个问题》(1990.5)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皮革制品企业积极发展出口生产,主要表现在:(1)出口生产连年增长,幅度超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2)出口生产企业不断扩大,新增一批“三资”企业。(3)生产的技术装配提高,产品结构有了新变化。(4)经营出口的路子扩宽,国际销售市场扩大。销售从过去转口贸易为主,目前直接闯进欧美许多国家。但是,浙江省皮革制品企业要真正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拓展和完善。(1)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出口企业的生产积极性。(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工贸一体化。(3)强化行业管理,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4)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5)建立一个同出口相适应的信息体系。杜宣平在《浙江皮革工业发展战略研究》(1999.1)中指出皮革工业是浙江省的一个优势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浙江皮革工业呈现以下主要特点和比较优势:(1)发展方式: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明显上升。(2)产品结构:皮革制造业发展快于制革业,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3)市场分布:以国际市场为主,在全国市场也有较强竞争力。(4)生产布局:不同区域各具特色。浙江皮革工业从南向北按区域不同依次形成了浙南的皮鞋之乡、浙西的皮革走廊、浙中的皮革制品出口基地和浙北的皮衣之城。(5)市场与产业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表现出专业市场的集群效应。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规模企业支撑作用明显。(6)质量意识不断强化,创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7)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并初步建立了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20 李方舟在《WT0与中国皮革工业》(2000.4)中提到,从“复关”到“入世”,皮革界一直在关注进入这个多边贸易体后,皮革工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的同时,它也对皮革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首先,我国皮化产品将受到市场开放的冲击。第二,在我国皮化行业还存在着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当然,作者也指出了,我国加入WTO后,皮革行业会分享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最直接的好处是有利于扩大出口,享受多边性、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1国内外关于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相关研究2.1关于国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研究马歇尔(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首次详细、系统地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原因。简单地说,外在规模经济导致了产业集群。外在规模经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某个产业在特定的区域内集中生产,并且降低该产业生产的成本。胡佛E(.Hoover)在《经济活动的区位》(1948)中也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波特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中,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形成了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是说,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它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波特认为集群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产业在地理集中的发生原因是地理因素。集群由于地理接近,可以使生产率和创新利益提高,交易费用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通常聚集在某些城市或某些地区。波特认为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一个州、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结成网络,集群所具有的不同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定。波特对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钻石模型(diamondmodel)。波特(1998)认为,如果将一个产业集群看作一个整体,其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和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20 2.2关于我国皮革制品现状的相关研究易秋菊,曾睿等在《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2009.3)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蓬勃兴起的中国皮革业,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皮革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生产、贸易的分工与合作,现已形成了巨大的、基本配套的皮革产业生产链,成为世界皮革的生产、加工和贸易中心中国皮革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年制革产量7.2亿平方米,约占世界总量的20%;制鞋产量近100亿双,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皮衣7000多万件。但就在这样一堆骄人的数据前面,中国皮革行业却在近些年遇到了系列的发展障碍。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到人民币升值、各种贸易壁垒,再到现在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的皮革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充满了挑战的艰难时期,这一系列的压力和冲击使得中国皮革业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尴尬境地。张淑华在《当代皮革化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及义务》(2008.2)中表明了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皮革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皮革化学品市场。同时指出了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1)产品成本不断提高;(2)技术性壁垒层出不穷;(3)国际贸易摩擦频发;(4)发展中国家同行的竞争;(5)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6)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执行力度。李佳佳在《欧盟开征反倾销税中国皮革工业出口增幅下滑》(2006.8)中指出受欧盟对华皮鞋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等不利因素影响,06年上半年,中国皮革工业出口出现全面下滑。统计显示,06年上半年,中国皮革工业出口金额为107亿美元,出口增幅下1.2%。数据表明,06年上半年,中国鞋类产品(包括皮鞋、橡胶鞋、纺织面料鞋和其它鞋类产品)出口98.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6.3%,但出口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7.7%。其中,皮鞋出口金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7%,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5%。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产自中国的皮面皮鞋实施4.8%至19.4%的临时性反倾销税,这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皮革制品的出口。目前,中国制鞋企业及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应诉、抗辩。2.3关于浙江皮革制品概况的相关研究冯拾松,杨明贤等在《试论皮革大省向皮革强省的转化》(2002.4)中表明浙江省是全国皮革工业大省,但还不是皮革工业强省。预计从本世纪初,迎来皮革业发展的“黄金季节”20 ,我省具有成为皮革强省的有利条件,但我们面临市场需求变化的挑战,面临国内外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份额的挑战,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进则退,不强则衰,摆在我省皮革行业面前最迫切的一个问题,就是尽快完成从皮革大省向皮革强省的转变。王学川在《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7.6)中指出,海宁:具有国际影响的皮革生产和市场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卡森集团和规模较大的大众、蒙努、上元、瑞兴等制革企业,总体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环保化,产品以沙发革为主,大众产品是生产鞋面革。周边还有许多服装革、羊皮鞋面革的工厂。最具影响的是海宁皮革城的建设规模和品牌影响。皮革业是海宁重要的产业之一,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积极引导发展。温州的制革、制鞋产业:是国内外最具有广泛影响的产业集群,近几年的制革业随着产品结构调整和环保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已有些萎缩,特别是水头的猪皮制革基地经过15年的“辉煌”后,现已几乎萧条,一些制革企业外迁或关闭。但是温州的制鞋业在国内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2.4关于浙江皮革制品面临的问题的相关研究杜晓燕在《绿色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2005.4)中提到,浙江出口产品之所以屡遭绿色壁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地理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2)浙江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由此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以及质量落后。(3)技术法规和标准落后,检验水平低。(4)环保整体水平差,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浙江已成为我国受绿色壁垒最大的受害省份之一。闫秀娟在《对温州皮革制造业困境与出路的思考》(2008.10)中指出温州平阳的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猪皮皮革的生产基地。由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温州皮革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材料和用工的价格的提高、出口退税的取消、贷款利率的上调,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至少提高了近三成,再加上市场萎缩,产品提价的空间连10%都很难达到。造成温州皮革制造企业困境的原因:(1)技术水平存在弱势,存在大量小型制革企业。(2)大多是出口型企业,对外依存度较大。(3)温州的皮革制造企业及其上游制鞋、皮具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很低。(4)08年以来,我国汇率波动频繁,人民币持续升值直接造成温州出口增幅大幅下滑。(5)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对美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而美国是我国皮面皮鞋的最大出口市场,占该产品出口总额的60.6%。(6)我国皮革行业遭遇全球贸易摩擦“围剿”。2.5关于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相关研究20 张伐中在《嘉兴构建世界皮革制品制造中心》(2004.1)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皮革工业企业550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儿以的规模企业162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多家,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制革技术国内领先皮革业年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68.6亿元,约占全国皮革工业总产值的10%,年皮革服装及皮革制品出口达35.2亿元,名列全国第一海宁硖石已建成皮革工业园区、皮革服装城及皮毛市场等,桐乡崇福己有100多家皮毛加工企业和2000多户皮毛加工专业户,桐乡洲泉、石门已初步建成皮鞋生产专业区,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为该市建设世界先进皮革制品制造中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周汉祥在《温州广州两“皮都”握手两地将积极合作实现上下游产业对接》(2009.5)温州作为“中国合成革之都”,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已拥有规模合成革企业105家,先进生产线400多条,日生产能力达500万米,去年工业总产值达120亿元。今年3月份出口贸易值同比增长21.06%。广东省皮革皮具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各类皮革皮具企业和商贸公司2万多家。根据协议,今后两地将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加强科技合作,推动双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互为提供信息、互为宣传、互为服务。温广两地皮革皮具产业通过友好合作,在产业发展和提升、市场开发和规范等方面,将会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做强温州皮革产业链。1国内外关于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理论研究的趋势及评价张淑华在《当代皮革化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及义务》(2008.2)中阐述(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研制推出新的高质、环保的皮革化学品。(2)在新产品研制中要注重降低成本,易于推广、操作,这是产品拓展市场的关键。(3)要建立完善行约行规,尊重知识产权,杜绝不科学的炒作产品、恶意低价竞争等不良倾向。(4)注重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出质量过硬、服务一流的国产皮革化学品品牌。(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视环保质量过剩的舆论倾向,主动行动起来,为皮革行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这是时代和市场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王冲在《如何打造皮革行业的品牌优势》(2004.5)一文中指出关于创品牌经验有关专家曾归纳过几个一,“定住一个位”、“取好一个名,’“喊响一句话”、“想出一套招”、“带出一帮人”、“炼就一股魂”、“铺就一张网”。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负责人认为,对创品牌的体会就是“企业努力创”、“政府大力帮”、协会“积极推”。协会要在积极推动上下功夫,创条件、搭平台,为企业做好服务。并且坚持实施“走出去”20 的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根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立足扩大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继续发挥行业的比较耐优势,努力扩大出口,鼓励品牌走出去。潘松挺,朱国成等在《从人才的转型升级到产业转型升级——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为例》(2010.3)中指出经过三十年来粗放式增长以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凸显,本身面临着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变。而金融危机提前释放了中国经济中各种矛盾。这种背景下,高度依赖外贸的海宁皮革产业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困境,简单的生产加工为主的块状集聚经济向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着时代的必然性。未来随着海宁皮革产业的不断成熟,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从微笑曲线的低端向微笑曲线高端转移的过程,是一个以粗放型的生产加工为主向研发、生产和设计齐头并进的过程。冯俊华,福静在《金融危机下我国皮革企业营销策略选择》(2010.4)中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皮革、皮毛及制品行业出口出现近10年来首次下降。皮革企业主要对外销售市场低迷,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能力发生巨大改变,皮革企业营销活动面临新的挑战。有效捕捉消费者心理变化,灵活选择危机下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我国皮革企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不过同时也伴随着机遇。金融危机下我国皮革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面临以下机遇:(1)利用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品牌与国际竞争力。(2)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扶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提高了众多皮革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且在加工贸易政策方面取消了进口半成品革加工成成品革出口的限制,给皮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侵袭以强有力的力量支持(3)战略经营思路转变。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皮革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在金融危机下的市场形势变化时被激化,单纯依靠原皮生产加工,不注重产品环保性能开发的企业经营理念已不再适应市场要求。1述评以上综述表明,理论界对浙江省皮革出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对皮革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皮革行业技术贸易壁垒及欧盟安全法规的研究;金融危机下皮革出口企业的困境及发展道路;加入WTO后我国皮革出口行业的竞争力分析等等。对浙江皮革出口企业贸易与发展前景进行研究的尚不够深入,因此,以本文将依据前人研究的相关成果与资料,探讨浙江皮革制品出口的相关情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和把握浙江省皮革制品出口企业贸易的发展策略,并能对浙江省的皮革制品出口的发展有所帮助。20 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0).[2]王淑英.产业集群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3]王亚星.中国出口贸易壁垒监测与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4]刘巍,郝雁,陈昭.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与实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5]王业强.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3).[6]丁宁,王冠.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1):第35-36页.[7]王全杰.皮革工业是“日不落”产业[J].中国皮革,2004(1):第26-29页.[8]张淑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6):第1-4页.[9]钟安清.皮革加工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中国检验检疫,2004(6):第52-53页.[10]张汝男.中国皮革需要自己的品牌[N].中国贸易报,2005,(2005-1-18).[11]杜晓燕.绿色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4):第161-165页.[12]张文君.从温州鞋被烧看我国皮革制品今后的出口策略[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6):第51-55页.[13]王冲.如何打造皮革行业的品牌优势[J].西部皮革,2005(8):第27页.[14]周恰.皮革工业的现状及品牌塑造的重要性[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10):第57-59页.[15]马建中,张志杰.世纪我国皮革化学品发展的出路[J].精细化工,2006(6):第576-579页.[16]张明发.皮革业的发展与人才国际化[J].中国皮革,2007(5).第37-44页.[17]王学川.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皮革,2007(6):第37-38页.[18]李素萍,陶忠元.标准差异及其对我国皮革制品出口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9(6):第39-41页.[19]易秋菊,曾睿等.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J].西部皮革,2009(5):第13-17页.[20]张淑华.当代皮革化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及义务[J].精细化工,2008(2):第106-108页.[21]潘松挺,朱国成等.从人才的转型升级到产业转型升级——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0(4):第57-59页.[22]闫秀娟.对温州皮革制造业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产业经济,2008(10):第240-241页.20 [23]易秋菊,曾睿等.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J].西部皮革,2009(3):第13-17页.[24]黄小游,兰云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温州皮革工业获得健康发展的新思路[J].西部皮革,2009(7):第9-12页.[25]孙伯良,周凌.中国皮革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8):第138-140页.[26]沈琰.浙江海宁发展皮革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和启示[J].经济师,2010(5):第254页.[27]孙华平.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锁定与升级对策—以温州皮鞋产业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5):第5-10页.[28]林君平.福建鞋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29]潘晓娟.皮革业:走出国门靠什么〔N〕.中国经济导报,2007-3-15(B01)[30]Y.H.DennisWei.China'sShoeManufacturingandtheWenzhouModel:PerspectivesontheWorld'sLeading[J].JournalEurasianGeographyandEconomics,2009,50(6):720-739.[31]OlgaMemedovic1,HeikkiMattila.Thegloballeathervaluechain:theindustries,themainactorsandprospectsforupgradinginLDC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icalLearning,InnovationandDevelopment,2008(4):482-519[32]SubramaniSaravanabhavan,PalanisamyThanikaivelan,JonnalagaddaRaghavaRao,etc.NaturalLeathersfromNaturalMaterials:ProgressingtowardaNewArenainLeatherProcessing[J].Environ.Sci.Techn01,2004,38(3):871—879.20 毕业论文(20__届)浙江省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研究20 摘要本文以浙江皮革制品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分析浙江皮革业的现状,揭示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浙江皮革制品出口竞争力的战略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国际竞争力和波特的“钻石模型”的概念。其次分析了浙江皮革行业的现状和及其出口贸易总量,认为浙江皮革行业的高速发展与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直接相关。再次,依据“钻石理论”对浙江皮革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认为浙江皮革行业具有企业机制、产业集群、经济基础和人才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薄弱、对外依存度高、生产成本上升、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最后,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浙江皮革制品出口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对策建议20 AbstractLeatherproductsenterprisesinZhejiangisthemainobjectinthisstudy.Thisresearchresultsinrelatedfieldsfromdomesticandabroad,thebasicanalyticalframeworkisPorter’s“diamondmodel”,AnalysisofthestatusoftheZhejiangleatherindustry,revealstheshortcomings.ProposesuggestionstopromoteZhejiangleatherproducts'competitivenessofexports.Paperisdividedintofourparts.Firstlyintroduce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ndpotter's"diamondmodel"concept.Then,analyzesthestatusandleatherindustryinZhejiangandthetotalexportsofleatherproducts.ThattherapiddevelopmentofleatherindustryinZhejiangdirectlyrelatedto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clusters.Oncemore,analysis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leatherindustryinZhejiangbasedon"DiamondTheory"FoundthatZhejiangleatherindustryhasadvantagesforenterprisesystem,Industrialclusters,economicfoundation,talentadvantage,andotheradvantages.Therearealsoexistedweakoveralltechnologicallevel,highdependenceonforeign,greentradebarriers,andotherproblems.Finally,ProposedsuggestionstopromotetheexportofleatherproductsinZhejiangfromthecorporate,governmentandindustryassociations.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promoteZhejiangleatherproducts'exports.Keywords:leatherproduct;exporttrade;competitiveanalysis;countermeasure2020 目录1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11.1国际竞争力概念11.2波特的钻石理论32浙江皮革制品行业现状52.1浙江皮革行业概况52.2浙江皮革行业典型地区分析62.2.1中国皮革之都—海宁62.2.2中国鞋都—温州72.2.3分析与启示83运用钻石模型对浙江皮革制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103.1浙江省皮革行业生产要素分析103.3相关和支持性产业123.4公司策略和竞争分析133.5机遇和政府143.6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优势153.7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164促进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184.1企业方面184.2政府方面194.3行业协会方面19结论21参考文献22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以来,我国皮革行业高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皮革制品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皮革产量达到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期以来,皮革制品在满足国内人民消费的同时,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出口的重点产品,为我国出口创汇,积累国家建设资金以及为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的重要的作用。浙江是我国皮革工业的大省,浙北有中国皮都海宁,浙南有中国鞋都温州。浙江皮革工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比,在区域化生产、品牌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竞争能力。但自从2007年、2008年国内对皮革行业进行宏观调控,降低皮革制品出口退税率;欧美日等国对我国皮革制品出口发起反倾销并设置各种贸易壁垒,以及东南亚国家皮革业的兴起,使得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这些都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浙江皮革行业的审视,浙江皮革行业到底具有多大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我们去深思。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浙江皮革行业现状,利用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模型”分析浙江皮革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揭示浙江皮革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浙江皮革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当前处于复苏中的浙江皮革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1.1国际竞争力概念随着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竞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竞争,竞争是最频繁出现的经济概念之一。竞争力起源于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的能力。从经济学角度看,竞争力由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如质量、性能、信誉、售后服务等共同构成,两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对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而市场竞争一旦超出国界就成为国际竞争,与此同时竞争力问题也就上升成为国家层次的国际竞争力问题。许月丽.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3.不同机构对国际竞争力有如下定义:世界经济论坛(WEF)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20 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http://www.weforum.org/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IMD世界竞争力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合作组织(OECD)所做的定义得到了较多普通认可,该组织是这样定义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在向国际市场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又长期保持和提高本国人民实际收入水平的能力”。扈华林.国际竞争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第36页.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的、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不同的学者对国际竞争力有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种比较优势,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或企业有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它们在生产率方面、生产要素方面还有所有权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的解释,竞争力是某种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反映。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经济竞争力是指该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第6页.金培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在国际的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取利润的能力。简单地说,即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反映出的生产力。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第30页.由于国际竞争力主体的多元性、构造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广泛性,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仍存在不少争议,尽管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是一个难以统一定义的复杂概念。借鉴国内外有关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成果,可以认为,国际竞争力只有在国际比较中才有意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国家增加国民收入和财富的能力,其二是指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所表现出的竞争力。20 前者为广义上的竞争力,定义为综合竞争力,后者是狭义上的竞争力,定义为出口竞争力。肖芳.中国对澳大利亚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7.1.2波特的钻石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钻石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该国在国际竞争中是否能赢得优势,而遵从钻石模型的四种因素则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这四种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波特认为国家是支撑每个企业和特定产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即钻石模型,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要素条件企业战略和结构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需求条件机遇政府图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资料来源:(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除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个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这4个基本因素连同2个辅助因素共同决定了一国是否能创造一个有利于产生竞争优势的环境。组成“钻石模型”的要素分别如下(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涉及该行业发展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20 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2)需求因素:需求状况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是指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3)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即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对手因素:指企业在产业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市场竞争对手的体现等。(5)机遇: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它突发事件。(6)政府: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政府与钻石模型中其他关键要素之间具有互动关系。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0).20 2浙江皮革制品行业现状浙江皮革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居前,成为国内重要的皮革制造基地。轻革、革皮服装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皮鞋、皮包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形成温州和海宁两大特色经济区块。羊皮服装、皮鞋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皮革和裘皮服装款式设计和加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浙江省工业发展“十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http://www.zjjmw.gov.cn/jmzh/gh/2006/02/13/2006021300001.shtml但是浙江皮革行业也存在着诸如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浙江皮革行业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由“皮革大省”向“皮革强省”转变,需要对浙江皮革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1浙江皮革行业概况浙江拥有悠久的皮革制造加工历史,拥有闻名海内外的海宁皮革城、温州鞋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皮革行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浙江省皮革行业已发展成为包括制革、制鞋、皮衣、皮具、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等门类齐全、技术领先、名牌荟萃、效益显著的重要产业。其中制革、皮衣、皮鞋产量均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9年,浙江省皮革行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成功地走出了低谷,产业优势继续保持。2009年底浙江省皮革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2174家,比上年增加88家;1-12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071.77亿元(占全国工业总量的17.85%,),比去年同期上升0.44%;实现销售收入1046.29亿元,同比上升0.29%;出口交货值505.90亿元,同比下降6.32%;完成利税72.1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95%),同比上升7.89%;利润40.13亿元,同比增加14.15%;新产品值174.12亿元,同比增长21.98%。主要品种完成:鞋靴9.34亿双(占全国总量的25%)、皮革服装2100多万件(占全国总量的38.5%)、手提包袋1.4亿个、鞣制毛皮(折羊皮)173万多张、轻革1.53亿平方米。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2010年数据浙江皮革企业所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在全国处领先地位,打造了雪豹、蒙奴、富邦、卡森、三星、兽王等知名皮衣品牌,并拥有康奈、奥康、吉尔达、东艺、多尔康、红蜻蜓、意尔康等知名皮鞋品牌。海宁、温州两大特色皮革生产区域带来的集聚效应,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皮革行业的良性发展。20 2.1.1浙江皮革出口贸易总量分析随着皮革行业的迅速发展,浙江皮革的贸易出口额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见表1所示。表1浙江皮革出口金额表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出口金额(万美元)191367224279257233296672324271349602同比增长17.2%14.7%15.3%9.3%7.8%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http://drcnet.nlic.net.cn:81/DRCNet.OLAP.BI/web/default.aspx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7年、2008年浙江皮革行业由于受国内宏观调控和国外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变缓,但是出口额仍稳定增长。现如今处于世界金融危机后期,世界经济慢慢好转,欧美日等国家地区逐步经济复苏,对皮制品的需要扩大。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仍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2.2浙江皮革行业典型地区分析浙江皮革行业发展极具区域特色,形成了海宁和温州两大皮革特色生产区域。海宁是“中国皮革之都”,温州是“中国鞋都”。研究浙江皮革行业,可以从这两个典型区域入手。分析海宁和温州两大典型区域的皮革行业发展状况,以得出浙江皮革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2.2.1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皮革业是海宁的传统产业,也是海宁重要的特色区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海宁坚持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皮革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升级,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至2009年底,海宁拥有皮革工业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约7.5万人;年创工业产值177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2亿元,年产皮革服装2813万件(套),鞣制革皮产量折合牛皮为1260万张,皮革沙发53020 万套。皮革工业经济总量、皮革服装产量、鞣制革皮产量、皮革沙发产量、皮革制品出口交货值等,连年位居全国第一。海宁皮革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浙江名牌产品6个,浙江省著名商标9个。2010年1月,“海宁皮革”成功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皮革行业区域品牌。同时,海宁还分别被国家和浙江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皮革皮衣之乡”和“浙江皮革商标品牌基地”。沈琰.浙江海宁发展皮革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和启示[J].经济师,2010(5):第254页.近年来,海宁在积极推进皮革产业走集群化道路的同时,加快皮革行业的二次创业,并形成牛皮沙发革和汽车坐垫革及成品生产基地。海宁拥有中国皮革城和皮革出口加工区,大企业和专业市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较明显,产业聚集趋势不断增强。就全国而言,海宁的皮革业,无论是产品产量或出口创汇额,均名列全国同行之首。海宁皮革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卡森、上元、大众、富邦、兄弟、蒙努、宏洋等知名企业。海宁皮革行业有如下的特点和比较优势:(1)集群化发展特色鲜明。发挥出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2)皮革市场购销两旺。海宁中国皮革城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已确立了其在全国皮革专业市场中的龙头地位。(3)区域品牌不断提升。海宁市加快了区域品牌的培育扶持步伐,拓宽了企业品牌化发展道路。(4)专业展会影响扩大。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是国内层次最高、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皮革博览会之一。(5)政府高度重视,政策专门倾斜。海宁市委、市政府长期出台有利于皮革产业发展的文件,引导、扶持重点企业的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科技创新。海宁市结合产业特点,加强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力度,皮革业的人才优势不断得到强化。海宁皮革行业也具有以下的不足之处:(1)发展模式未根本改变,总体产业层次偏低。低成本、低附加值仍是海宁市皮革业参与竞争的主要策略。(2)创新系统薄弱,产品同质现象严重,缺乏优秀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3)海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以贴牌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营销能力薄弱。2.2.2中国鞋都—温州温州是我国最重要的皮革、合成革、鞋包生产基地,具有强大而雄厚的皮革业、鞋业产业基础,获得了“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鞋都”等荣誉称号。鞋革工业是温州的传统工业,温州拥有悠久的鞋革制造历史。早在在南宋时期,温州就拥有制鞋的“专业户”。2001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温州市“中国鞋都”20 荣誉称号。中国鞋都授名温州,是温州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今后温州制革业发展奠定了更高的起点和更坚实的基础。2002年温州全市鞋革行业总产值318亿元,创利税21.6亿元,出口交货值58亿元,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5年底,温州皮鞋占据着国内市场1/3以上的份额,我国皮鞋行业的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有一半在温州。2006年,温州1354家皮鞋企业鞋年产量12亿双,年产值540亿元。孙华平.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锁定与升级对策—以温州皮鞋产业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5)第5-10页.温州鞋业经过多年励精图治,终于得到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走上了品牌兴业之路,发展成为产业规模宏大、专业配套完善、营销网络健全、品牌集聚领先、特色文化驱动的区域产业群,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鞋革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温州市政府始终重视发挥特色区域经济的优势,关心鞋革业的发展,2006年,将皮鞋行业作为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试点;2007年,又将鞋革业列入改造提升的重点传统产业,以加快鞋革业升级换代,构筑以质取胜、以强取胜的新格局。百度百科:中国鞋都http://baike.baidu.com/view/98052.htm温州鞋革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中,涌现了康奈、奥康、红蜻蜓、东艺、吉尔达、多尔康等知名鞋革企业。目前,温州鞋革行业具有以下特点和比较优势:(1)产业实力突出,由数量扩张向做大做强跨越。(2)价值链分工明细,形成了各种发达的专业化市场,配套完善。(3)营销网络健全,由单一市场向内外市场并重发展。(4)品牌战略成效显著,由热衷贴牌向争创品牌转变,形成了区域品牌。(5)科技创新行业领先,由成本优势向技术质量优势发展。(6)“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化,由区域集群向国际产业链和谐融合。(7)走和谐发展之路,由注重企业向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转变(8)拥有众多以服务为宗旨的行业协会。同时温州皮革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以下问题:(1)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温州鞋革产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集群升级受阻。(2)存在着众多小企业,发展方式粗放,品牌意识薄弱。(3)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行业的发展的代价是当地环境的破坏。(4)企业间恶性竞争,由于众多企业原材料、生产技术、顾客群体、市场的类似度高,容易造成恶性竞争。2.2.3分析与启示20 分析海宁和温州的皮革行业,可以得知,两地的皮革行业之所以持续高速发展,与其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直接相关,皮革行业产业链完整,各种相关生产配套完善,分工专业化,规模效应显著,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两地政府和企业重视品牌、科技、人才的作用,积极建设现代化皮革企业,打造专业化市场,创造知名品牌,引进高素质人才队伍,采用国际先进的皮革加工技术。因此,两地在没有原皮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成为我国皮革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同时,两地皮革行业的发展过程,也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两地皮革行业在发展初期,都曾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都存在着众多高污染、低效益的中小型皮革加工企业,发展模式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靠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以“贴牌生产”(OEM)为主,依靠低价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品牌附加值低,自有品牌在国际上知名度低。通过对海宁和温州皮革行业进行分析,对浙江皮革行业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20 3运用钻石模型对浙江皮革制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3.1浙江省皮革行业生产要素分析生产要素指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投入,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资本等初级生产要素和现代交通、通信系统、高等教育人才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原料资源。皮革制品源自于原皮,原皮资源来自发达的畜牧业。浙江畜牧业不发达,浙江皮革企业所需皮料资源主要从国内主要产皮省份如四川、山东、吉林等地购买;一些特种皮革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年来,国内外原皮价格一直上涨,使得浙江皮革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浙江原皮资源短期,优势不足。劳动力资源。皮革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和劳动力素质。(1)劳动力工资成本。浙江省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与发达国家和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浙江劳动力具有工资成本低的优势。然而,这种成本优势并不是浙江省所独有的。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加快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2010年浙江最低工资标准是1100元居于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与人均GDP联动增长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10-06/30/content_1641976.htm,加上近来的民工荒,都导致浙江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因此,浙江劳动力工作成本优势并不明显。(2)劳动力素质。浙江皮革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主要来自于农村,普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同时浙江皮革行业缺少高水准的国际级设计师、工艺师,以及专业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不过浙江省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浙江皮革企业的员工素质水平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劳动力素质优势不明显。资本。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所积累经济实力和物质财富位于全国前列,由于浙江皮革行业中90%以上属于中小企业,虽然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很难解决。相对充足的资金来源为浙江皮革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优势明显。地理区位。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随着沿海运输大通道和沪浙赣运输大通道的全面形成,浙江20 的交通纽带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放大。杭州、宁波、金华、温州被规划为全省的综合运输枢纽。杭州是辐射浙江全省的综合运输枢纽,衔接浙江与长三角核心区域以及长三角北翼区域。宁波是多功能综合运输枢纽,依托宁波-舟山组合港的优势,不仅承担浙江省与国际、国内水运联系,还与舟山地区共同承担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线地区的海进江中转运输。温州是浙南区域的沿海综合运输枢纽。金华-义乌处于浙江的中心位置,是综合运输网络的集结地。浙江省交通物流发展规划http://2006.moc.gov.cn/06zhejiang/这些区位与人文条件直接影响着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因素,本地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时尚敏感度和对皮革制品的消费能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浙江省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发达,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先进的基础设施完善,同时浙江省政府重视对高校、科研单位的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3.2浙江皮革行业需求要素分析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其中国内需求条件直接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按照波特的理论,本国需求越大,越有利于厂商规模化生产并实现成本降低,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率。皮革制品大多是民生必需产品,有着客观的刚性需求,我国拥有13亿人口,对皮革的需求肯定会逐步增长。国内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对商品总体购买力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对皮革制品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步改变,这也必将促进该消费市场的逐步扩大。国内巨大的皮革制品消费市场为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动力。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万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城镇居民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数据来源: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会促进皮革制品的消费。以皮鞋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鞋类消费市场的分析,2003年中国城镇、农村消费鞋类产品分别为13.4、7.7亿双,到2008年则分别达到17.2和8.6亿双,总量为25.8亿双,超过美国的21亿双。中国皮鞋的销售比例由早期9%已上升至2009年的32%左右。消费群也由原来的城市扩展至农村地区,产品也开始由低级向中高级次发展。马浩晗.中国皮鞋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J]西部皮革,2010(06)第4页.20 同时随着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使皮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皮革制品的需求空间,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皮革主要用于制作皮鞋,进入90年代后,服装革产量大幅度上升,目前家具、汽车用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同时,由于代用材料的广泛应用,天然皮革和代用材料互相吸纳了对方的优点,使皮革的加工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另外,由于直接生产成本的下降,部分抵消因原材料供给弹性较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的影响,也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皮革制品的需求。可以说,皮革制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皮革制品以其不同的品质特性和相应的价格,可以适应高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不同需求。国际需求。国际需求是产业提升的动力。从国际市场来看,浙江皮革业所面临的国际市场主要是欧美日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对产品的要求更多,需求档次也更高,因此,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激励浙江皮革企业紧跟国际时尚潮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消费者的成熟度。浙江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处于全国上游水平,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浙江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者成熟度进一步提高,产生了一批内行而挑剔的消费者,这给浙江皮革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压力,从而促使其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3.3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一个产业要想获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当上游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时,它能使下游产业因此在来源上具备及早反映、快速、有效率、甚至降低成本等优点。林君平.福建鞋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相关产业。皮革加工机械行业与皮革加工行业有着紧密联系。在浙江皮革行业的带动下,浙江皮革加工机械行业也随之发展,通过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依托皮革行业的旺盛需求,浙江皮革加工机械行业迅速崛起。同时,国际制造业转移提供了也给浙江皮革加工机械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既是全球皮革加工机械行业的制造大国。近年来,由于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欧洲皮革加工机械行业竞争力降低,该行业有逐渐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浙江皮革加工机械企业抓住了皮革加工机械制造业转移的机遇,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浙江省制革制鞋机器出口迅猛增长.中国机械http://news.machine365.com/arts/060513/90/111592.html专业市场。浙江是一个市场强省,20 浙江拥有众多的皮革制品专业市场,如海宁中国皮革服装城、温州浙江皮革市场、浙江桐乡皮革市场、崇福皮草大世界、浙江南方皮革城、桐乡鞋业皮革城、余姚中国裘皮城、平湖箱包市场、四季青服装市场等等。这些专业市场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皮革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产业集群规模,产生规模经济的效应,同时,专业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浙江皮革产业整体品牌的树立,产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行业协会。浙江省皮革行业组建了较多的相关行业协会,如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海宁市皮革协会、温州鞋业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信息收集、协调各企业行为、规范出口秩序、研究进口国反倾销法规与条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为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引导作用。支持性产业。浙江皮革行业得到了如会展业、教育业等有关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会展业对皮革行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在:(1)展会是厂家和商家洽谈的桥梁,同时也是一个信息聚合处,展览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无形的汇集、加工、处理、输出的过程,往往这些信息带有明显的行业发展趋向指示;(2)展会活动能直接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凌海生.浙江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007(04)第47页.浙江省凭借各类专业市场的优势,省内许多城市每年都定期举办专业性展览会,如海宁中国皮革服装博览会、中国(温州)国际皮革及鞋材鞋机展览会等等。这些展览会为当地皮革企业和其他参展商在形象展示、业内交流、品牌推介、代理加盟、出口贸易等方面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浙江拥有温州大学皮革研究所及浙江皮革行业科技创新平台等科研单位,这些单位不但为浙江皮革行业输送了大量皮革加工制造技术、皮革制品设计等方面的人才,而且同企业进行合作,将其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浙江皮革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的支撑,强化科学技术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了浙江皮革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4公司策略和竞争分析对公司战略和竞争的分析包括对企业构成、经营方式和竞争战略、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企业所有制结构。一定数目的企业及其相互竞争对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励企业提高效率、持续创新并最终达到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目的。20 目前,浙江皮革行业己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及港澳台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格局。按企业数量计算,90%以上的皮革企业都为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离市场最近等机制优势,且经过多年的市场化竞争,具有完全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是浙江皮革行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体制保证。同时浙江皮革行业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三资”企业,它们也对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带来了先进的皮革加工技术、先进的管理和营销模式以及重要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带动了浙江皮革行业培育品牌和现代企业文化。经营方式和竞争战略。浙江的海宁、温州、桐乡已经形成了由完整的产业链构成的皮革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聚集了相关支持企业,产业配套化程度高,产业集群能有效地产生外部规模效应。上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所提供的技术,可以转化为下游产业的创造能力,下游产业的“挑剔”需求能使上游产业克服内在的惰性,不断创新,从而使整个产业更具争力。这些数目众多,类型和规模各异的企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激烈竞争,促使整个皮革产业在技术、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上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孙伯良等.中国皮革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8):第140页.同时,当今消费者对皮革制品的个性化和时尚化追求使得皮革加工企业向小批量、多品种、迅速反应的生产模式转变,而且,该产业价值链长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很繁琐,所以具有竞争力且相互密切配合的相关支持性产业对该产业来说非常重要。创新能力。浙江皮革行业的创新能力比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浙江省皮革界人士也深知创新对发展的作用。在浙江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海宁)与浙江省皮革与制鞋工程中心(温州)两个分平台。该平台强调科技和创新对皮革行业发展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浙江皮革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浙江一些大型的皮革企业如卡森集团、奥康集团等都非常重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在集团内部设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的研发、创新部门,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皮革行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3.5机遇和政府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辅助作用。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它突发事件。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政府与钻石模型中其他关键要素之间具有互动关系。20 机遇和政府对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皮革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为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国内13亿人口,使浙江皮革产品拥有的巨大消费市场;中国加入WTO以来,同世界经济联系紧密,有利于浙江皮革行业吸收更多国际的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经验。政府。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的振兴计划,刺激消费的政策,有利于促进国内皮革制品的消费;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给浙江皮革企业提高了一定的融资上的方便,有利于浙江皮革企业扩大规模;2009年,我国出台《轻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制革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同时提高皮革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部分皮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我国政府的这些措施都强有力的支持了皮革产业的发展。3.6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优势通过对浙江皮革行业进行钻石模型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优势。企业机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自发形成的占经济主导地位的民营经济,企业机制灵活,没有国企改革的沉重包袱,并初步建立了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浙江皮革企业主要以国际市场为主,灵活的企业机制,有利于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是浙江皮革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推动浙江皮革行业快速持续发展的一大引擎。浙江皮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布局更加协调,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形成了专业化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主要形成了浙江温州及温岭制鞋、浙江海宁皮革服装、浙江桐乡崇福裘皮服装、浙江平湖箱包等产业群,浙江皮革产业集群在规模扩张、数量增加、产业结构合理化、企业孵化与壮大、品牌培育、产业技术推动、综合竞争力培养、出口交货额上升等方面都有着喜人的进步。形成比较强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使得浙江皮革产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成本优势。经济基础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快速,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浙江所积累物质财富为将来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浙江皮革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企业品牌优势20 。浙江皮革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国际营销能力,拥有先进的皮革加工技术,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牌战略成效显著,创造出了许多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相对人才优势。浙江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拥有大批的科研技术人才。同时浙江还拥有大批具有较强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人才间的强强联合,将极大促进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3.7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薄弱。浙江皮革行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随着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程度的提高,技术、品牌、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没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就根本无法去谈品牌和质量的竞争。目前,浙江皮革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品牌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品牌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传递到产品价格,因而风险只能由自身承担,必将有大批技术水平不高又不思进取的中小皮革企业被淘汰出局。对外依存度高。皮革行业作为浙江传统优势产业,行业出口比重约55%左右。数据来源:浙江省皮革行业200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浙江皮革企业多为出口型企业,长期以中小企业为主,出口增长方式粗放,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出口商品中劳动、资本密集产品比重高,技术含量低、主要以价格贴牌为主,行业发展受制于国外市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高,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订单锐减,国外市场急剧萎缩,浙江皮革企业举步维艰,形式严峻。生产成本上升。浙江皮革业存在着原皮资源的先天不足,皮革大省的原皮资源几乎等于零,原皮主要从国内外购入,受限于国内原皮资源出产地和市场供应数量的变化。近几年来,国内原皮市场出现了货源紧缺现象,导致了原皮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原皮价格上涨、货源紧缺,使得业内需求和供应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皮革企业的订单交货数量和交货期,经常让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近年来的“用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皮革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同时受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更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以及我国西部的大开发,浙江皮革行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自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路走高,增加了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成本。同时浙江皮革出口企业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利润被吞噬。给以出口为主的浙江皮革企业带来巨大打击。20 绿色贸易壁垒。当前世界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已成为常态,发达国家掀起一股环境保护浪潮,制定了许多环保措施和环保标准,主要分为绿色标志制度、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反倾销、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这六大类。绿色贸易壁垒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充当保护贸易的新工具,客观上成为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近年来,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屡遭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以环保名义发起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了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20 4促进浙江皮革制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浙江皮革行业进行“钻石模型分析”,得知浙江皮革业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发展迅速,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多个集群化发展区域。但是,浙江皮革行业也存在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大多数浙江皮革制品出口企业主要依靠承接国外订单,进行贴牌生产,出口的皮革制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的发展容易受制于国外市场。近几年,国际市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皮革制品的需求萎缩,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浙江皮革制品出口容易受到欧美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及反倾销的影响。为了提高浙江皮革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从质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创造优势品牌,只有这样浙江皮革行业在国际竞争力上才有更多的上升空间。促进浙江皮革行业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企业、政府、相关的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以下是本文针对企业、政府、行业协会提出的对策建议。4.1企业方面皮革企业应调整出口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市场研究,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加大营销网络的建设;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而实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和价值创新。打造知名品牌。浙江皮革企业自主品牌在国际占有率低,浙江皮革企业要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走品牌之路,大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以建立百年企业和百年品牌为目标,在稳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人才战略。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为了推进浙江皮革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关键要培养人才。浙江皮革企业应该注重引进高层次的设计、管理和国际营销方面的人才。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完善企业的内部沟通机制。同时也要注重对员工能力的培养,提高员工的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如今国内外皮革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浙江皮革行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依靠创新,通过意识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20 加强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更为重要。浙江皮革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打造一流现代化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传统的家庭式管理,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大胆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全面提高浙江皮革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4.2政府方面政府要周旋多双边关系,改善产品出口环境,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大对基础教育和相关专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规范行业,建立预警机制。价格策略一直是浙江皮革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贯用竞争策略,它给浙江皮革行业的发展带来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也使浙江皮革制品遭遇到了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措施。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通过有效防止出口的过快增长和无序竞争,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与企业一起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通过对皮革制品出口的监测,关注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正当出口竞争,引导皮革制品有序出口。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后,浙江皮革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应加强规划,不断完善皮革集群的产业链,提升专业市场服务功能,继续发挥温州"中国鞋都",海宁"中国皮革之都"和崇福"中国皮草名镇"三大特色区域的行业引领作用,支持"海宁皮革制品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如浦江童鞋,东阳箱包基地带动浙中皮革产业的发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等现代方式整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4.3行业协会方面浙江拥有众多专业的皮革类协会,如浙江皮革协会、海宁皮革协会、温州鞋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行业牵线搭桥,加强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提高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鼓励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模式;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皮革制品出口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皮革制品标准、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尽早与国际标准对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跟踪国际市场最新动态20 ,为行业提供最新的国际资讯;加强与国际同行的联系,提高全行业经济运行的质量,积极探索保护我国制鞋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掌握出口国相关贸易政策,规范出口方式,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20 结论本文通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浙江皮革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浙江是名副其实的皮革大省,在皮革制品出口贸易方面拥有各种不可替代的优势,极具国际竞争力,但是浙江皮革行业也存在着诸如产品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高、频繁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结论有如下几点:第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浙江皮革企业应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品质管理,提高创新能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培养科研、设计、管理和国际营销人才。第二,政府应加强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和预警工作,指导企业应付贸易摩擦;引导标准竞争,建立属于浙江的皮革行业标识,扶持重点品牌发展。第三,行业协会应发挥协调作用,加强行业间管理调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服务企业,帮助企业产品扩大出口;加强信息收集功能,避免企业盲目出口,及时规避出口风险。第四,政府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涉及到促进我国皮革产业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这将是浙江皮革行业发展的契机,浙江皮革行业应牢牢抓住机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管理,转变粗放的产品出口模式,争取在国际皮革制品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20 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0).[2]王淑英.产业集群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3]王亚星.中国出口贸易壁垒监测与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4]刘巍,郝雁,陈昭.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与实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5]王业强.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3).[6]丁宁,王冠.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1):第35-36页.[7]王全杰.皮革工业是“日不落”产业[J].中国皮革,2004(1):第26-29页.[8]张淑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6):第1-4页.[9]钟安清.皮革加工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中国检验检疫,2004(6):第52-53页.[10]张汝男.中国皮革需要自己的品牌[N].中国贸易报,2005,(2005-1-18).[11]杜晓燕.绿色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4):第161-165页.[12]张文君.从温州鞋被烧看我国皮革制品今后的出口策略[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6):第51-55页.[13]王冲.如何打造皮革行业的品牌优势[J].西部皮革,2005(8):第27页.[14]周恰.皮革工业的现状及品牌塑造的重要性[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10):第57-59页.[15]马建中,张志杰.世纪我国皮革化学品发展的出路[J].精细化工,2006(6):第576-579页.[16]张明发.皮革业的发展与人才国际化[J].中国皮革,2007(5).第37-44页.[17]王学川.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皮革,2007(6):第37-38页.[18]李素萍,陶忠元.标准差异及其对我国皮革制品出口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9(6):第39-41页.[19]易秋菊,曾睿等.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J].西部皮革,2009(5):第13-17页.[20]张淑华.当代皮革化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及义务[J].精细化工,2008(2):第106-108页.[21]潘松挺,朱国成等.从人才的转型升级到产业转型升级——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0(4):第57-59页.[22]闫秀娟.对温州皮革制造业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产业经济,2008(10):第240-241页.22 [23]易秋菊,曾睿等.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机遇[J].西部皮革,2009(3):第13-17页.[24]黄小游,兰云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温州皮革工业获得健康发展的新思路[J].西部皮革,2009(7):第9-12页.[25]孙伯良,周凌.中国皮革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8):第138-140页.[26]沈琰.浙江海宁发展皮革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和启示[J].经济师,2010(5):第254页.[27]孙华平.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锁定与升级对策—以温州皮鞋产业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5):第5-10页.[28]林君平.福建鞋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29]潘晓娟.皮革业:走出国门靠什么〔N〕.中国经济导报,2007-3-15(B01)[30]Y.H.DennisWei.China'sShoeManufacturingandtheWenzhouModel:PerspectivesontheWorld'sLeading[J].JournalEurasianGeographyandEconomics,2009,50(6):720-739.[31]OlgaMemedovic1,HeikkiMattila.Thegloballeathervaluechain:theindustries,themainactorsandprospectsforupgradinginLDC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icalLearning,InnovationandDevelopment,2008(4):482-519[32]SubramaniSaravanabhavan,PalanisamyThanikaivelan,JonnalagaddaRaghavaRao,etc.NaturalLeathersfromNaturalMaterials:ProgressingtowardaNewArenainLeatherProcessing[J].Environ.Sci.Techn01,2004,38(3):871—879.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