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1.1.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1.1.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ID:45637988

大小:110.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1.1.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1.1.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1.1.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巩固限时练(三)(A卷)1.1.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巩固限时练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A卷)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故C正确。2.(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

2、“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解析】选A。根据材料“天立王……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强调了“德足以安乐民者”的重要性,此为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A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道家、法家思想,故B错误;C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董仲舒的话与道家的“无为”思想无关,排除D。3.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B.朱熹C

3、.王阳明D.黄宗羲【解析】选C。董仲舒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A错误;朱熹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B错误;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同时材料中“东林首领顾宪成”表明是明朝,故C正确;黄宗羲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故D错误。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可能见到(  )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②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③关汉卿的《窦娥冤》④曹雪芹的《红楼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解析】选A。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故①正确;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②正确;元代关汉卿创作了《窦娥冤》,故③错误;清代曹雪芹创作了小说《红楼梦》,故④

4、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5.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解析】选D。《女史箴图》(局部)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指注重意境,故A错误;《清明上河图》(局部)是风俗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B错误;《仕女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C错误;《竹石图》是文人画,注重意境,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D正确。6.(2018·南通三模)包公戏是戏剧舞台

5、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解析】选D。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故A错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曲,开始走向成熟在元曲之前,故B错误;据题干中“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推知反映的是维护君权,故C错误;题干中的包公戏反映了民众的清官情结和君权的卫道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故D正确。二

6、、非选择题7.(11分)(2018·镇江一模)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

7、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4分)(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2分)(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3分)【解析】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