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37819
大小:50.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祝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祝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通过对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鉴赏,把握人物形象。3、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求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教学重点】1、通过对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鉴赏,把握人物形象。2、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求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难点】1、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求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培养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2、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知识链接】背景资料 见《教参》 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2)妇女的“三从”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
3、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教学过程】一、相似类比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人物悲剧。欣赏童话故事片段类比:影片中的小女孩在一个圣诞节狂欢的夜晚,手捧火柴微弱的温暖,在美丽的梦境中飞去了天堂。《祝福》中的祥林嫂同样在充满着节日欢快的气氛中,带着对鬼魂的恐惧寂然地死去。二、温故知新,感悟名句1、同学们所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名言有哪些?2、请学生朗读鲁迅先生的名言。三、预习检测,整体感知。1、问题: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理一理他们和祥林嫂的关系?(投影展示)2、作者为主人公祥林嫂安排的结局是什么?明
4、确:祝福之夜在祝福声中凄然死去。四、文本解读,合作探究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到依据,证明这种看法。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从文中去找寻依据)明确: 根据学生答案,投影简节的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去(35段)孟春之时,被卖改嫁(40段)暮春之际,痛失爱子(67段)迎春之时,凄然死去(28段)——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2、哪些人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此问题解决形式:焦点访谈)五、赏析肖像描写体味人物悲剧1、读下面三段选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
5、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分析:三个语段分别描写了祥
6、林嫂哪个时期的肖像?她的肖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1)学生概括肖像变化2)教师引导分析肖像发生变化的原因3)教师总结肖像描写的作用:写出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迫害六、拓展延伸欣赏影片《祥林嫂》片段问题:你身边有没有类似柳妈这种人?你如何评价这种人?七、学习小结——链接高考方法指引八、布置作业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心酸生活的缩影,请重读课文,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生平事迹,为祥林嫂写篇小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