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

ID:45616108

大小:278.86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1-15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_第1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_第2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_第3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_第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之社科文章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场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新闻阅读作者:李金华一、考点点击新闻是书血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牛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新闻的内涵比鮫丰富,所以同学们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1,消息消息乂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新闻报道屮最简练、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好的通讯会涉及到主题、选料、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两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3

2、,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新闻性和浓郁文学性的文学体裁,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大体分以下儿种:从篇幅上看,有长篇、中篇、短篇、微型之分;从作品表现的重点來看,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4,人物访谈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是人物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③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5,

3、特写特写就是借川电影扑I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彖描绘再现现实牛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的新闻体裁。特写一般川于再现重人事件的一个片段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其中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充沛,爱憎分明。二、方法指导新闻属于记叙文,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木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适当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根据新闻的特点复习时可采取以下六步骤:第一步:看标题信息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i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要索。

4、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木主要采川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川“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特别关注。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屮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木的主要观点和皋木倾向”“评价文木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彫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第六步

5、: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木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屮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木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而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儿个角度考虑。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宜结合新闻对象,抓住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特征来分析。三、链接髙考例1,(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而的访谈,完成下题

6、。(1)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口在中文甲而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

7、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卜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人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牛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彖的比较女定的牛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甸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

8、愿望并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