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01712
大小:9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它准确地反映了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获得的感性认识,然后把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集屮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屮的反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弄清物理规律的过程。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搞好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一、创情境,建立概念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学科,用实验引入的物理概念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淫生通过直观观察形成深刻印象,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引入压力的概念时,通过演示实验:改
2、变受力面积压力小桌对海绵的作用力效果;再演示:改变压力大小压力小桌对海绵的作用力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两个实验过程中,海绵发生形变的程度(即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让学牛白己总结压力的概念、物理含义及与哪些物理量有关。类比法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冇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例如:在电学部分的教学中,将电流类比水流,建立电流的概念;将电压类比水压,建立电压的概念;在力学部分的教学中,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物理概念人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概念。例如:引导学生复习初二学过的功的
3、概念,指出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物体具有能量。在此基础上,讨论运动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运动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动能;进一步用做功的多少來确定动能与哪些量有关系,使学生真正理解影响动能的因素有哪些。物理概念引入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注意:使学生明确一个概念的物理意义,知道这个概念到底有什么作用;根据学牛认知结构屮相应知识状况和新概念的不同特点,引入概念吋,要尽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识内涵,掌握概念掌握物理概念,就要学会细化概念对应的知识点。一般情况卜,从以卜儿点细化一个概念。(1)名称:记住物理量的名称是了解一个物理量的第一
4、步,教材上物理概念的名称,是用黑体字卬刷的,这正是要引起同学们注意和重视。(2)定义及物理意义:物理概念的定义是用科学严谨的叙述给出的,教材中常用加点字來表示,定义要熟练准确记忆,不能有半点差错。物理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于定义,女II: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定义是单位吋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3)符号:物理量的符号大多采用英语的第一个字母,每个物理量都冇特定的字母,要求学生记准物理量的符号,这样,有利于规范运算过程。(4)表达式:物理概念的定义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写出了对应的定义式,而有些物理量往往会和其他蜃建立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写出不同的表达
5、式,这时就要弄清哪个是决定式,哪个是定义式。(5)单位:物理量的定义式,既给出了物理量Z间的数量关系,又决定了它们Z间的单位关系,要分清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记准其单位符号及不同单位制Z间的换算关系。在做题时要求同学们统一单位。(6)最后还要提醒学生弄清物理表达式的适用范围。三、善同化,强化概念课本中的物理概念,文字叙述严谨、简洁,多数同学能够读懂字面意义,但不能把握准确深刻的含义。如杲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清,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就容易出现错误。例如,用功的表达式W=FS计算功时,有的同学把力的作用点上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的移动的距离混到一块儿,出现了:人走路时摩擦力做了功,上
6、楼梯时楼梯做了功等错误结论。通过各种题型的反复强化,彻底搞清楚物理量的特征,才能避免错误,提高做题准确率。四、重对比,巩固概念屮学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概念,它们既和互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学习时容易理不清英关系,混到一块。因此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要从不同的介度进行比较、辨析,突出概念的差异,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深理解,避免混淆。例如:讲述超重与失重时,个别学生认为超重时物体重力增大,失重时物体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时物体重力为零。在学习这一概念时,我指导学牛做卜•列实验:在弹簧秤卜-挂上钩码,静止时记F示数,然后捉着弹赞快速上升,观察指针位置,记下示数,此吋发现弹费秤示数
7、增大了,再观察物体快速下降时弹簧秤指针位置,记下示数减小,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减小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超重和失重概念,这样既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以轻松地突破难点。在学习时,除了要比较相近物理量的不同点,还要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死记硕背,做题时乱套公式,使解题效率低下。五、重反馈,完善概念学习物理概念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运用概念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反馈能巩固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摩擦力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对摩擦力有正确的理解,能対各种情况卞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做出准确的分析,我在课堂上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判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