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ID:455565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4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行发展战略,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目前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依然非常薄弱,内部控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情况。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使内部控制不能为公司发展起到应有的功效。近年来频频曝出的公司丑闻可以清楚看出企业中的会计舞弊、造假、资源浪费、经济效率低下等都

2、与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完整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处理好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已经是当务之急。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公司快速有效的经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预期目标:本文预期在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对格尚制衣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优缺点,进一步进行成因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引起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对企业改善内部控制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内部控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国外学者从不同

3、的方面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BodnarG.(1975)通过建立模型来衡量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发现随着新内控措施的引进,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反而在下降,这一点与人们的常识并不一致。Barfield(1975)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模型。RajendraP.Strivastava(1985)同样建立了一个模型,其中包含了系列控制措施的内控系统,以此解释了BodnarG.(1975)的悖论,模型表明内部控制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可能会随着新的控制措施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Srivastava(1983)、SrinidhiandVasarhelyi(198

4、6)通过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Lauraf.Spira(2003)指出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结合。通常认为增加新的内部控制程序会使内部控制的可靠性提高。2.2国内研究现状5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2.2.1以会计控制为主线研究内部控制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应该以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为发展的主线。刘亚莉、杨兴全(2004)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差异分析,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是独立于审计理念的创新,是提高资本市

5、场信息质量的重要举措。2.2.2结合COSO框架研究内部控制吴水澎等(2000)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完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李风鸣(2002)介绍了COSO框架的部分内容,并从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设计和评价三个方面来阐述内部控制理论。朱荣恩等(2003)对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进行了介绍,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的风险

6、管理相结合。其提出的十种控制方法基本涵盖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要素,但内部控制组成结构不同于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结构。2.2.3基于公司治理研究内部控制阎达五等(2001)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框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冯均科(2001)从产权结构特征开始研究,认为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不尽相同的效率。因此,针对特定产权结构,应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出发,提高内部控制效率。杨有红、胡燕(2004)认为除了要完善系统本身之外,

7、还要让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者更好的对接配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公司治理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控制也与此相同,尽管委托的层次有差异,两者思想上的同源性与产生背景的差异性是将两者对接起来的基础,公司治理规范的创新是将两者对接的途径。程新生(2004)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提高治理能力、建立治理文化,推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良好互动,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以及科学经营及效率经营。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