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

ID:45541374

大小:1.2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4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高分突破复习:综合检测卷(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时期,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一现象(  )A.完善了宗法体制B.强化了周王权威C.促使了西周强盛D.加剧了地方割据解析 周天子实行分封并未完善宗法制,故A错误;周王的做法弱化了周王的权

2、威形成了“国”与“家”的对立,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导致了后来诸侯割据混战,故C错误;这一现象反映了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加剧了地方割据,选D。答案 D2.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下列人物中吸收了道家思想的有(  )①荀子 ②韩非子 ③墨子 ④王夫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是对道家思想理论的吸收,故①正确;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三者合一,包含有道家的思想,故②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体现了讲究实际功利的精神,故③错误;王夫之的

3、“气元”论是在研究老庄之学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答案 D3.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解析 材料“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说明文人画意图通过山水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人之兴味,故A项错误;“注重诗意,画中有诗”是文人画的创作形式,与材料提及的特点不符,故B项错误;“诗书画印,素养齐全”也是文人画的创

4、作形式,与材料中文人画的特点不符,故C项错误;“表现个性,蕴含精神”符合材料中文人画的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 D4.“儒学自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只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为能弥补这一缺陷,儒学思想家做出的努力是(  )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B.董仲舒积极主张“大一统”C.明清之际出现经世致用思潮D.把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解析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但并未上升为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故A项错误;董仲舒

5、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并未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宋明理学,故C项错误;由材料“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可知是将道德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故D项正确。答案 D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材料所说的“柳郎中词”的特点是(  )A.清新俊逸,刚健豪放B.慷慨悲壮,沉郁感伤C.豪气纵横,悲壮激昂D.清浅婉约,不避俚俗解析 柳永是婉约派代表词人,“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是唐诗浪漫主义诗

6、歌的特点,故A项错误;“慷慨悲壮,沉郁感伤”是豪放派的特点,故B项错误;“豪气纵横,悲壮激昂”是豪放派的特点,故C项错误;“清浅婉约,不避俚俗”是婉约派的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 D6.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设立的经过,体现了制度的继承性,选C。答案 C7.《

7、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繁荣B.抑商政策废弃C.坊市制度形成D.自然经济瓦解解析 材料中丝织品、粮食、盐和米聚集在一起,故反映商品的汇聚和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仍然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坊市制度在宋代已经被打破,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瓦解是在近代,故D项错误。答案 A8.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

8、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与材料中“今倭一海岛小国”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与材料中“今倭一海岛小国”不符,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材料中“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表明是甲午中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