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08505
大小:128.0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4
《2019鲁人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赤壁之战》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鲁人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赤壁之战》word导学案制作人:审核人:制作时间: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诵读文章,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用黑色笔标出重点文言词语,并尝试翻译课文。2.在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导学案。3.找出自主学习的疑难点,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济”“吊”“比”“举”等文言实词,归纳“于”“而”等文言虚词的用法。。2.掌握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活用等词类活用,归纳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大声诵读一、二段,正音断句;尝试翻译课文,整体理解文意;请用黑色笔将课下注释
2、搬入课文中;将不理解的文言词语用红笔圈出来。2.借助古汉语词典,解决课文中不理解的文言词语。3.写下自己不能解决的文言现象和其他阅读困惑。预习案——再读文本·深入预习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一)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幼年有“破缸救儿”的故事。20岁中进士,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敢于直谏,提出不少好的建议,但大部分未被采纳。生活俭朴,好学不倦。神宗时擢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你了解司马光吗?王安石变法,他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竭力反对。神宗授旗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受,退居洛阳,继续编书,书成呈神宗,赐名《资治通鉴》。
3、为相8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著作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2.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二)惊心动魄的背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这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
4、战役。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上消灭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北方大部分为曹操所统治,但长江中下游一带还有两大势力尚未归服,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刘表的刘备,有诸葛亮辅佐,实力日渐扩大;另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所辖地区经济发达,手下人才众多。为了统一全国,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率领20多万人马(号称80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想要一举击溃刘备与孙权,一统南北。此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今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
5、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图谋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在这种情况下,孙刘采取了联合抗曹的斗争策略。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最终战胜了曹操,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你还想到哪些体例及代表作?你还了解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二.自主学习(一)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将字音落实在课文中。卒zú荆jīng州殷yīn富枭xiāo雄恶wù其能抚fǔ安济jì大事为wíi操所先长坂bǎn殷yīn勤
6、讨虏lǔ为wèi君计樊fán口江陵líng诣yì芟shān夷遁dùn逃束shù甲王室之胄zhòu疲敝bì强弩nǔ鲁缟gǎo蹶jué上将(二)疏通文句,将课下注释搬入课文中,并在原句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借助古汉语词典,先在导学案上写出自己的答案,订正后落实在课本上):第一段:卒险固殷富据而有协心齐同与结盟好济大事请得奉命喜而从命今不速往已向荆州备南走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今欲何至敬贤礼士兵精粮多为君计岂足托定交进住第一段重点实词:资协图济吊治克比径致礼(在文段内标出,使其醒目,并记住其意思及该字所在句)第二段:自江陵俱诣孙权说权曰遂破荆州遁逃量力而处之早与之绝苟如君言遂事之乎犹
7、守义不辱若水之归海不济此乃天也莫可以当安能抗此难远来疲弊不习水战诚操军破鼎足之形第二段重点实词:诣略遁苟济举蹶破(在文段内标出,使其醒目,并记住其意思及该字所在句)(三)概括一、二段的段意。(每段段意不超过15个字,写在课本上)里面有很多易错音,认真读几遍,然后把它们准确落实到课内。疏通文句很重要,一定要认真落实。(以上用一节自习完成,落实注释用20分钟,第一遍阅读时,边阅读边落实;解释上面加点字用20分钟,写在导学案上加点字旁边;概括段意用5分钟。)(四)归纳虚词“于、而、以”的用法。(序号化)1.自主梳理一、二段中包含“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