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之基金产品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金融产品创新报告(2004)》系列之三 基金产品创新:四对矛盾和四个趋势
主要观点
●2003年基金市场运行表现出四对矛盾:新基金热销与大比例赎回并存;开放式基金备受追捧与封闭式基金交投清淡并存;竞相分红与高折价率、高赎回率并存;基金管理人的个体理性与集体悖论并存
●基金产品的创新表现出四个趋势性特征:1)消极理财理念引导的指数化产品;2)细分客户理念引导的资产配置策略产品;3)以差异化费率结构为特征的产品;4)在营销模式中包含产品的风险------收益结构信息。在产品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基金管理人对消极理财理念的认同,他们不再认为自己可
2、以永远比市场做得更好,而是以基金产品的收益结构,对持有人进行期望管理,调低持有人的预期
●基金产品创新与基金收益率/净值增长率之间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关联性,说明基金产品创新要么滞后于市场需求,要么只是一个针对潜在持有人的"故事"
●2004年基金产品创新将主要出现在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委托理财方式多样化以后,基金主要竞争者转变为券商的集合理财业务和信托业,这阻碍了基金机构继续向创业基金和产业基金渗透的势头
2003年基金产品突出地显示出,基金管理人的理财理念由积极理财向消极理财理念转变,消极理财理念的确立,说明国内基金管理人已经承认自己
3、未必能够始终做赢大盘。理性的提升既是核心技术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运行环境对专业理财人的当然要求。综观2003年基金市场的运行特征,明显地表现出四对矛盾,这些矛盾与纠缠突出说明基金管理人应对弱势市场和反转机会的能力。
2003年基金市场运行特征
第一对矛盾是新基金热销与大比例赎回并存。在一级市场,受《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好人举手"规则的推动,2003年基金市场扩容明显加快,新开业基金管理公司13家,批准筹建12家;外资进入中国基金业的步伐显著加快,正式开业和获准筹建的合资基金公司各有6家;年末基金管理公司总数达49家,已开业32家,其中2
4、6家已发行基金。全年共发行基金42只(系列基金分别计算),分别归属于23家不同的基金公司,平均每个月有3.5只基金发行。首发规模共计678.46亿元,分别比2002年14只产品、447.95亿元的规模增长了51.46%。
与一级市场扩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率提高很快,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居高不下(见图一)。统计表明,开放式基金在2003年始终面临着较大的赎回压力,季度平均赎回率达到14.3%,第四季度激增至21.38%,其中13只债券型基金平均赎回比例达28.72%。以季度计,全年共计只有17只基金出现了净申购,其中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在
5、第三和第四季度连续出现净申购。高比例赎回导致原资产总净值每季度平均以12.44%比例持续萎缩,包括业绩优良者在内的几乎所有基金都面临赎回压力。
对封闭式基金而言,最大的困扰是业绩提升却摆脱不了高折价的命运,二级市场需求萎缩。54只封闭式基金的月度平均折价率为17.56%,其主要原因是流通性不强,持有人机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以及分红能力的弱化。这与基金的运营状况极为不和谐,如图一所示,封闭式基金的净资产总量在大部分月份都为正增长,平均增幅1.545%。
新基金热销与大比例赎回、高折价率并存,一方面说明基金管理人产品设计能力和营销手段的技术含量在
6、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结合股票市场的低迷表现,说明证券市场的运行状态是影响投资人行为选择的主导力量,基金管理的理财能力仍然没有出现实质性分化。这一点还可以从基金持有人结构中得到证明。2003年,单只基金平均首发规模下跌到18.03亿元,比2002年32亿元的平均水平下降了45.63%,说明基金产品的渗透能力开始下降;首发认购人数由2002年的48995人下降到38948人,人均申购份额由6.53万份下降到4.629万份,这说明基金机构化持有程度较高的情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有加重趋势,基金作为集中理财的金融工具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此外,由于基金
7、管理人无法凭借以往的专业理财绩效说服投资人,只能采取非市场化的营销手段,导致持有人结构畸形,这也是造成赎回较快的原因之一。
第二对矛盾是开放式基金备受追捧与封闭式基金交投清淡并存。2003年共有7只基金首发规模超过30亿份,南方避险增值和博时裕富基金以高于51亿份的规模刷新了首发规模纪录。南方避险增值和华安现金富利基金均出现提前结束发行,销售几乎一度出现井喷,这与2002年开放式基金销售困难的境况大不相同。
在二级市场,封闭式基金表现差强人意,沪基金指数仅上涨7.92%,同期上海A股指数的涨幅却为10.57%。封闭式基金交投清淡,全年共交易
8、842.219亿份,单个基金月度成交均值仅为1.3亿份,这与基金5-30亿的规模极不协调。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