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模块综合检测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模块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这说明韩非子A.认为法、术、势缺一不可B.主张推行开明君主制C.认同“君权神授”的说法D.用封建迷信蛊惑群众解析: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又像鬼,因为他有用人之术,用了人,人还不
2、知道是怎么用的。这是术的妙用。他还有权威,以加强他的命令的力量。这是势的作用。术、势都做好了,最后才能“一行其法”。由此可以看出他强调法、术、势的统一,故选A项。答案:A2.《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其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同时又宣扬“一则治,异则乱”。由此可知,该书的创作意图在于A.取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B.实行文化高压,加强君主专制C.传承百家思想,保留文化精髓D.实行礼法并治,实现思想统一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吕氏春秋》记述了各家的思想,但同时又强调“一则治,异则乱”,由
3、此可知,吕不韦是想取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该书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B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并未表明吕不韦主张礼法并治,D项错误。答案:A3.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自秦汉以降,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纾解。”秦汉以降,“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周身流转”,最早得益于A.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B.“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C.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汉
4、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董仲舒新儒学确立为统治思想,从而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使先秦儒学中浓厚的“民本”思想得以推广、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董仲舒的新儒学推崇君主专制,是对儒法思想的融合和发展,A、C两项错误;“屈民而伸君”主张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违背了“民贵君轻”理念,B项错误。答案:D4.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种事业成败与否的无形的精神文化气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
5、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儒学推动B.理学的求理精神推动了当时的科技创新C.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古代科技的繁荣D.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源于文化的缺失解析:根据材料,综合两个人物的观点,可知宋代巨大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其背后“无形的精神文化气质”的支撑。结合宋代历史背景分析,可知这种文化气质应与理学的“求理精神和怀疑精神”息息相关,故正确答案为B项。A、C两项把视野放在整个中国古代,犯了扩大化错误;D项“文化的缺失”不符合史实。答案:B5.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
6、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此等论调”应该是A.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思想B.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C.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思想D.康有为的“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观点解析:本题要点在于时间“1920年”“二百六七十年前”,由此可知梁启超评述的“论调”应该出现在1660年前后,即明末清初之际,故只有C项正确。本题易错选B项,B项错误的原因:一是时间不符合,二是从影响上看,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影响更为深远。答案:C6.右面为宋朝画家崔白的《寒雀图》,此画以几枝寒干枯木和九只形态
7、各异的麻雀,突出地表现了冬季的“寒”。画中栖枝的麻雀呈现出向、背、俯、仰、正、侧、伸、缩、睡、鸣、倒挂、理羽等各种姿态,充满了生动的情趣。该画意在A.表达文人情怀B.控诉黑暗社会C.通过写实传神D.描绘山河之美解析:从此画的特点可以判断它属于文人画,它通过一定的意境表达了文人情怀,故选A项。答案:A7.元末明初的《水浒传》称赞聚义于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无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反映出A.对传统艺术的巨大挑战B.对平等平均的精神诉求C.对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D.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解析:从材
8、料可知,《水浒传》中提到的英雄好汉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上到“帝子神孙”,下至“猎户渔人”,但大家都“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显然是对社会等级、财富不均的不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