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57373
大小:46.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教案1教学背景尝试把文言文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相结合,摸索读写结合的新方法。实施策略本节课设计通过对课文的讲解,给学生传授三大方面的知识(1)文中几个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3)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其中的一种论证方法和运用分论点的方法构思文章的技巧。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且直观学习分论点对文章
2、中心的论证所起的积极作用;掌握议论文要讲清的三大内容(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实施过程:一、作者简介: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以后居于兰陵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论述学习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
3、全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二、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三、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此内容略)四、讲解设
4、喻的运用,并分析文章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一)、诵读分析第l段并分析。1、 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2、 学生练习诵读。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3、第一段:文理分析。第一步:找观点1、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
5、点的?(起句和结句)2、提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这个观点的。)3、提问: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4、提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要“博”则“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1、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2、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
6、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3、再问: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熟练地诵读这一段。学生参照幻灯片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二)、诵读第二段并分析。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为主。1、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2、 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3、 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组设喻,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学生熟读、背诵这一段。(三)、诵读第3段并分析。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五、总结全文,结合
7、议论文的写作,辅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1、 中心内容。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讲清“什么”)“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论点之二)(讲清“为什么”)“不已”才能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分论点之三)(讲清“怎么做”) 教师点拨分析: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
8、、 设喻的运用。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正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反复设喻,使内容逐步加深。3、 对举(对比)的运用。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