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

ID:45453223

大小:17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古代的主要经济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答案】B【解析】由“此外还有政府宫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说明出现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士地买卖相当频繁”“耕者有其田”,排除AC;由“此外还有政府宫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判断D错误。【名师点睛】依据材料是解题关键,材料反映

2、的是土地所有权登记问题,排除与材料这一主旨无关的选项即可。2.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中“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表明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的思想受到

3、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B项正确。重商意识、文化产业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AD两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只是一个个案,并不能代表整个清代社会,C项错误。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B政府直接经营一些手工行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乘原料,生产不计成本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C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主要来源D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了严重冲击A.AB

4、.BC.CD.D【答案】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史实和史论,推理结论一定要有史实作为支撑,不能断章取义,如“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就可以得出“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其他选项也是采用此方法推断即可。4.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人A.儒家、墨家、法家B.道家、墨家、儒家C.墨家、儒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

5、“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强调社会等级制度与规范,故①是儒家思想,“强本节用”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故②是墨家思想,“严而少恩”“正君臣上下之分”强调君主的权势与威严,故③是法家思想,选择A项符合题意。5.王是封建社会皇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也可指国君、帝王。儒家所提倡的“王道”是指A.以武力征服天下B.以道德行仁义使天下归顺C.天子的教化D.以仁义治天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仁义”,而不是武力,因此儒家所提倡的“王道”是指用仁义来治理天下,故D项正确,ABD项错误。6.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

6、。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制度、文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是在夏朝而非本题的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是层层分封,不存在“中央”这个概念,即分封制不能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含①或者②均是错误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确是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碌制,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也的确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

7、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汉书·刑法志》中直接引用《论语》十处,《荀子》二处,其他儒家经典讲录十多处。这表明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B.西汉中期法律破坏严重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汉代全面推行以德治国【答案】C【解析】材料“《汉书•刑法志》”“引用《论语》十处,《荀子》二处,其他儒家经典讲录十多处”说明,西汉时期刑法引用了儒家思想,并且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A项中没有体现出“三纲五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