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

ID:45425141

大小:214.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1-13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_第1页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_第2页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_第3页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_第4页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与教育学学科》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课问题:你认为《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愿不愿意当教师?理由分别是什么?你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你理想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学科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含义1、字面含义:教:意为训诲、教化。育:意为养育、生育、抚养、培养。教和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将“教”和“育”合在一起。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教育的深层意义有什么呢?首先,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

2、活动其次,东方的教育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甚至偏于书本理论,东方重视施教者的权威性和教育过程的严肃行。通过对教育两个字的一些解析,为什么我们古代有对教育的定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也就不难理解了。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2、教育的现代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影响或增进人们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承担的、专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社会活动。我们

3、在此专门研究的是狭义的教育,也即学校教育。关于学校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

4、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周代,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塾即门外舍也,由于人们朝夕出入,受教于此,塾便成了学校的代称;以此类推五百家为党,设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设序;而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则设学。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教育有哪些必不

5、可少的要素?(二)教育的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如家庭中的父母,社会中的师傅、同事和朋友等。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都是教育的主体互为主客体,又是互为条件的关系。(交互主体,复合主体,主体间性)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有教育

6、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教育构成要素关系图: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受教育者教育者几个要素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有合目的性,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一不可。教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三)、教育起源的四种学说1.劳动起源论:苏联,教育家米丁斯基认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由年长的人向青年一代传授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礼仪、风俗习惯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存在。教育首先产生于劳动与生活中经验传递和互相协调的需要。评:对教育的社会性作了狭隘和片面的

7、理解,肯定了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但不能直接推导出劳动是教育的起源。劳动和教育各有其特定的对象,不同的领域和社会功能,并不存在从属关系。教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2、生物本能说: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认为教育是按生物规律完成的动物本能活动。如鸡孵蛋,蜂酿蜜。评:否定了教育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及社会性,所以是错误的。什么是本能?本能: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教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3、心理模仿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是按心理规律进行的无意识的心理模仿行为,如儿童对成人的模仿。评:同样否定

8、了教育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及社会性,所以是错误的。教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4、生活需要说:中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提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具体来说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这两个方面的共同需要。教育究竟是什么?(四)教育的本质1、国外捷克,夸美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