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92381
大小:83.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岳麓版必修1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人物组、概念组和事件组。人物组:X人,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制作《第19课历史人物简介表》。人物生卒年代简介(每个人物50-100字)搜集整理者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炽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光绪载泽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黄兴于右任廖仲恺杨度概念组:X人,要求该组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并求得政治老师的协助,完成《第19课重要政治概念简释表》。概念简释提供者政体民主共和改良革命议院民权宪法宪政责任
2、内阁元首总统事件组:X人,要求该组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并利用其他信息渠道,完成《1911——1923年中国宪政历程大事记》一表。年代大事记合作成员设计意图本课提及的历史人物有20人之多,不少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扩宽历史视野。同时,课前准备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解教材内容也有帮助作用。概念组面对的是若干个抽象概念,可以说都是政治概念,学生先前大都接触过,但未必能精确理解,所以特别要求他们必须求得政治老师的协助。从教材内容特点出发,事件组只要列出几件大事即可,语言要力求精炼。教师可指导学生参考课本
3、后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三个组的任务最好提前一个星期告诉学生,使之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完成后,教师审阅,并在课前将他们的这些成果印发至全班,让所有学生共同分享。每张表的最后一列署上完成该项任务的小组成员的姓名,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尝到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二)导入设计教学导语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大批志士仁人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自诞生起,一管就管了200多年,从未废止。而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中国,从上个世纪初至今天,共产生
4、过13部宪法草案和宪法,时至今日,却为什么依旧在宪政之路上艰难跋涉?让我们一同来沉思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吧……设计意图语言色彩浑厚凝重,为通篇课文的学习奠下了情感基调。运用数字,中美对比,反差强烈,并以问题导入,这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思考兴趣会产生明显效果。(三)教学结构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2、从“君民共主”、“君主立宪”到开明君主制二、清末的宪政举措1、“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2、“皇族内阁”三、民国初期的宪政努力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中
5、华民国约法》3、宋教仁之死(四)师生互动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2、从“君民共主”、“君主立宪”到开明君主制情境营造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多年闭关自守的“大清帝国”被鸦片战争的枪炮轰开了国门,在与西方列强的“对话”中,泱泱“中华大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这,究竟是为什么?课堂设问问题1: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何在?并由此提出了什么主张?参考:认为原因在于“技不如人”,由此提出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问题2:有人说:
6、林、魏二人对西方的认识非常肤浅,向西方学习的东西只是皮毛,而且其主张没有付诸实践,不值一提。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先学生讨论,后教师启发诱导,得出正确认识。)参考:主张学西方“长技”,虽学的是皮毛,但是,他们揭开了中国近代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后来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可以看作是从不同方面传承其“师夷长技”的思想(器物--制度--思想)。问题3:王韬、薛福成等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由学生讨论,并启发他们回忆17——19世纪英法美三国确立三权分立政体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参考:王韬、
7、薛福成等都属于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中国专制政治使君主与民众上下相隔,而议会制在他们看来能够“能上下为一心”,“同甘共苦”。而西方议会政治的原生意义是对君主、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显然,他们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更不可能认识到这种制度背后的文化与历史。问题4:他们觉得中国适合何种政体?为什么?参考:他们主张“君民共主制”,但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他们还不能摆脱旧的传统信念的影响。从中可看出,他们依然认为君主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君主权威的合法性不容置疑。情境营造当一些先贤在技术层面上改革中国的时候,他们发现光
8、有一些单纯的技术并不能真正地解决民族存亡问题,技术离开了制度的鼓励和保障依然只是“淫巧小技”,不足为恃。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整整刺激了一代人,有识之士发现中国之失败决非偶然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