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2008.9

1.绪论2008.9

ID:45255136

大小:43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1

1.绪论2008.9_第1页
1.绪论2008.9_第2页
1.绪论2008.9_第3页
1.绪论2008.9_第4页
1.绪论2008.9_第5页
资源描述:

《1.绪论2008.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叶哲铭副教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考前辅导教育学绪论本章重点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什么是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学习教育学的价值或意义是什么?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一、教育学的概念〔p4〕(名解,2004.4)*包括三层含义:1、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2、一种课程的名称。3、一种教材的名称。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p6-7〕(单选)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不是:教育现象: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研究原料教育事实:可观察和统计的教育活动的物质概括――研究基础教育规律: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必然的内在联

2、系――研究任务2、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三、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学的创立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P.21-24〕(多选)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p7-8〕1、教育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前教育学时期”,也可称为“哲学的教育学时期”。2、各种人物或著作:(单选)(1)《学记》:世界上第一篇专论教育问题的著作;(2)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3)苏格拉底:“美德是否可教?”。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学的创立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有哪些?〔p9

3、〕(简答2003.10、2004.10、2007.10,多选)*2、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p9-13〕(大量单选)(1)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形态时期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泛智教育思想,探索“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主张进行教育实验,认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教育学三、教育的产生和学校教育的出现(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

4、80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科学门类“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5)洛克《教育漫话》“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构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6)卢梭《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提出近代最完备的教育年龄阶段划分。(7)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发展1、实验教育学〔p15〕(多选)(1)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2)核心思想:用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法定量研究儿

5、童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3)基本观点:反对赫尔巴特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实验按三阶段进行:假设-计划-运用教育实验要在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发展2、文化教育学〔p15〕(名解2006.10,单、多选)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等人。该学说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目的就上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完整人格;所以,教育的过程是一

6、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研究教育要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培养人格的主要途径则是陶冶和唤醒。用理解和解释来研究个体主观文化社会历史客观文化用陶冶和唤醒来教育培养完整人格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发展3、实用主义教育学〔p16-17〕(单、多选)(1)代表人物:〔美〕杜威,克伯屈,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2)核心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以经验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差异4、制度教育学〔p17-18〕(单选)〔法〕乌里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原来视为当然的学校教育制度进行批判分析,认为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有深刻影响,要

7、达到教育目的――个体的社会化,就必须使个体对制度这种制约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实现把“给定的”制度转化成“建立中的”制度。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学的发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p19〕(简答2002.10)*(1)教育的性质: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阶级性;(2)教育的起源:社会性生产劳动;(3)教育的目的:个体的全面发展;(4)教育的方法: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相结合;(5)教育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制约与反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