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47882
大小:59.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出师表》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出师表》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课题《出师表》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时安排3总课时数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了解“表”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在诵读的过程中,3.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2.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札记第一课时一、了解背景,积累知识:1.诸葛亮(181─234
2、)时卓越的、。2.表:是一种文体,二、诵读全文,读准字音:自学指导一:1.自读课文——互读课文.2.完成导学案的字词。写出下列划线字的音。崩殂()疲弊()陛下()恢弘()妄自菲()薄()以塞()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郭攸()之费祎()行()阵和睦长()史猥()自夙()夜忧叹以彰其咎()咨诹()以遗陛下()斟()酌()损益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自学指导二:独立翻译——小组合作——教师解疑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抽查测试:(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梳理重点,背诵知识:自学指导一:1.互相交流导学案的知识。二人小组交流——小组合作解疑——教师总结——背诵1.解释通假字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___通 ,解释: 2.古今异义①诚宜开张圣听 古: 今: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 今:
5、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 今: ④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 今: 3.词类活用:①恢弘志士之气 ( )②亲贤臣,远小人( )( )4.一词多义 ①恐托付不效()效②以讨贼兴复之效()③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①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不以臣卑鄙()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④以弱为强者()⑤愚以为宫中之事(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②不宜妄自菲薄()③陟罚臧否()()④庶竭驽钝()()⑤深入不毛()⑥咨诹善道()第三课时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二、研读课文,问题探究: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6、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三、拓展延伸,小结课文:内容:《出师表》满分20分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填空。(2分)《出师表》作者是_
7、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崩殂( ) ②疲弊( ) ③菲薄( ) ④以塞忠谏之路也( ) 三、解释下列加粗词。(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3)深入不毛_______(4)庶竭驽钝________四、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从
8、矣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文言阅读①臣本布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