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

ID:45220689

大小:1.1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11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_第1页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_第2页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_第3页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_第4页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秦汉阶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秦阶段考试说明要求:(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政治制度(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三)古代中国的文化(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目的、作用、内容)宗法制(目的、实质、核心、作用)西周的分封制含义:封邦建国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建立诸侯国,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评价:积极:局限性:西周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统治,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受封者的义务:必

2、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受封者的权利:世袭爵位,管理封地内的土地和人民;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的独立性,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西周的宗法制目的:实质:核心:等级:作用:维护周王室的稳定和统治秩序按照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以礼乐文化来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等级制度对分封制的评价积极方面:分封制是周王朝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一种社

3、会制度,符合时代潮流。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消极方面:分封的诸侯国是世袭的。封国之内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果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事实上,分封制的弊端导致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3、浓厚的专制色彩4、有继承性和发展性5、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土地制度:井田制2.手工业的发

4、展纺织业青铜制造业陶瓷业3.商业的发展(三)古代中国的文化礼乐文化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阶段考试说明要求:(一)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五)古代中国历史人物1.孔子2.秦始皇经济发展原因的总结:发展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5、寻找①生产关系的调整②国家统一安定③民族之间的交流④生产技术进步⑤劳动人民的贡献⑥环境保护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各诸侯国相继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最成功的当属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提倡“仁”和“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家老子春秋事

6、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庄子战国乐天安命;顺从自然法家韩非战国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政治经济决定文化——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前221年定都咸阳秦楚齐燕

7、赵魏韩秦秦秦秦秦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方面。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②地方实行郡县制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经济方面。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文化方面。第一,统一文字。 第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第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材料:丞相倌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

8、义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者众,然后疏远,相互攻击如丑雠,诸侯更相株伐,周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问题:1、概括材料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