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ID:45138092

大小:11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0

上传者:U-25928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9-2020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今人研究中国古史,多有“传说时代”的观念,某学者说:“从现在的历史来看,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了狭义的历史时代。”此处所谓“狭义的历史”是指“信史”。这位学者的意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家的史学方法,请问这位学者以殷墟时代为“传说时代”与“信史”间之分野的理由何在?()A.因为中国文献中没有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故只有凭借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我们才能得知商以前的历史B.中国的考古发现中最早文物出于殷墟,且历史研究的唯一根据是地下出土的文物,故中国的信史始自殷墟C.虽然中国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但学者认为必须配合地下文物的出土,才能被证明为信史D.中国文化渊源于殷商文化,在殷墟时代以前的历史多非中国文化,故不是中国史的一部分【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研究历史的方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此为“二重证据法”,必须纸上史料与地下史料相对证。所以答案选C。2.唐朝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这个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C。御史台【答案】C考点:提取材料信息,“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由此可见,该部门负责政令的封驳,应该属于门下省的职责。3.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答案】A考点:分封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材料。材料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获得符合两种制度的结论。A项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进行概括的结论,符合题意;B项只涉及分封制;C项只涉及宗法制;D项只涉及礼乐制度。所以答案选选A。4.《说苑•立节篇》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为楚王率军而战,当白公胜虏其父作要挟时,申鸣说:“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材料实质上说明了()A.诸侯严格履行分封义务B.宗法制度陷于崩溃C.纲常伦理观念遭到摒弃D.君王政治地位提升【答案】D考点:战国后期君主地位的提高。材料描述的是战国后期,申鸣为楚王征伐作乱的白公胜,即使亲人被作为人质,仍然坚持为王效力,做君的忠臣,说明此时期,君王的政治地位提升。故选D。A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下级叛乱经常发生;B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等级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非认为纲常伦理遭到摈弃,而是在忠君方面胜过了尽孝。 5.《〈史记·楚世家>引《齐书》:“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据材料判断,此长城()A.目的是“互防”B.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C.属秦万里长城的一段D.成为中国农牧业区的分界线【答案】A考点:分封宗法制。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以备楚"可知是为了防备楚国的进攻,所以答案选择A。6.秦始皇说:“朕闻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秦始皇废除谥法目的是()A.效法上古制度B.贯彻忠孝观念C.加强皇帝权威D.铲除六国势力【答案】C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废除谥法目的是加强皇帝权威。所以答案选C。7.《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承,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加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考点:唐朝的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材料大意是隋朝之前地方长官都是中央任命,而其下属是由自己选拔;而后来是由中央的吏部负责选拔。所以体现了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的中央,所以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吏部行使其选官的职能,与其他各部各司其职,体现了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而材料并未体现相权的不断增强。所以本题选A。8.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和相关长官共商对策。但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官员提出应对调兵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匈奴侵入河套B.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宋代西夏侵入陕西D.明代蒙古入侵山西【答案】C考点: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题干主要反映宋代相权与君权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宋代相权分割为行政权、财政权、军权。中书门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政权;枢密院掌军权。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宰相无调动军队的权利,权利被大大削弱,主管军队的枢密院提出作战方案,三司调度物资,皇帝独揽大权最终决策,所以应该是在宋朝的时候。9.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1620年),在位48年,其中28年不上朝理政,堪称中国古帝王中的“超级宅男”。其实有明一朝类似行为在世宗、熹宗身上多有发生,而明武宗堪称“跑酷皇帝”,在位期间大多数时间巡幸各地。这种现象表明()A.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不受制约为所欲为B.内阁制加强皇权时助长皇帝惰性C.利用宦官掌控厂卫特务机关而天下太平D.封建王朝末期统治者腐朽不堪【答案】B 考点:内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超级宅男”“跑酷皇帝”并结合明朝内阁制可以得出,明朝这种现象表明内阁制加强皇权时助长皇帝惰性。所以答案选B。10.“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下的选官制度B.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开始实施的科举制度C.材料体现的是宋代以后普遍出现的平民政治D.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察举制度选拨人才的程序【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材料实际上体现了汉代察举制下“郎官”的升迁程序,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拔官员,不能称为“士人政府”,A项错误。科举制度下读书人通过各级考试,与材料信息“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到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前也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并非平民政治,故C项错误。11.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C.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答案】D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中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改革所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选D。12.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和“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的一方面,但是又为把他等同与现代的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所以A、C理解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此题应选B项13.“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机遇B.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C.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D.鸦片战争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答案】A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主要阐述了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1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答案】C考点: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权利。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根据材料说明的危害是给中国带来了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15.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这段材料说明()A.作者经历圆明园遭劫,是第一手史料B.夷人毁坏圆明园过程中也有国人参与C.圆明园最终毁于某些中国人趁火打劫D.清政府尚未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B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中“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可以看出外国人洗劫了圆明园后,国人乘机也进行了抢劫。故选B。A项中说法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说法相反;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D。16.义和团运动期间,发生了山东高密的乡民抗德筑路事件。时人分析原因道:“查明此次聚众阻工。实因华德铁路公司屡议改道,致有碍濠里水利。实因办事不遵章程,挖毁苗麦、菜蔬;遇有坟墓,不待迁徙,即行刨掘;地价又未预发所雇华工,复遇事借势欺压乡民,乡民愤恨已久。”材料反映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高密民众仇视铁路盲目排外B.铁路设计有碍水利、挖毁苗麦C.铁路修筑不尊民俗盘剥乡民D.帝国主义野蛮凶残危及民生【答案】D考点:义和团运动。从材料“实因办事不遵章程,挖毁苗麦、菜蔬;遇有坟墓,不待迁徙,即行刨掘;地价又未预发所雇华工,复遇事借势欺压乡民”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对中国的侵略。故选D。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答案】B 考点:义和团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漫画讽刺了侵略者对杀人实行双重标准的做法,解读图片可以看出,漫画作者站在了与殖民者相反的立场上,是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因此AD两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抵抗外国侵略的行为是正义的并非野蛮,西方殖民者残杀中国百姓是野蛮行为而非文明的举动,C项也不符合漫画者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选B项。18.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B.反映了八围联军侵华战争C.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答案】A考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对日作战中各个省份的态度并不一致,地方势力各行其是,故选A。BC不符合史实,D与材料无关,注意对材料的分析阅读总结,看清侧重点。19.2.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说明清朝官员当时迷信思想严重,愚昧无知,ACD都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因此选B20.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A项不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C项内容的前半部分说法错误,与中国历史发展不符合。D项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国字的解释不正确。故答案选择B项。国字中间是个王字,表明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想推翻清政府后自已成为最高的统治者“王”。21.孙中山在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以前的弹劾权和考试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可见中国从前的弹劾权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古代监察制度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B.古代中国监察制度优于西方的政治设计C.监察权可以在民主体制中发挥实际效能D.官员素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决定性作用【答案】C考点:监察制度。孙中山认为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很好的制度,可以在民主制度下,在宪法的原则下继续发挥作用,故选C。ABD项说法具有片面性。22.“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火,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l,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C.国共合作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答案】B考点:抗日战争。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为抗击日军所作的努力与牺牲,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抗战,故A、C、D三项不正确。23.关于“南京大屠杀”,中国历史教科书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并配有插图,由此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但日本历史教科书把重点放在这一事件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上,描写这一事件的篇幅很小,同时还存在着史实错误。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日两国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背道而驰B.立场不同导致对“南京大屠杀”态度有别C.史料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导致结论迥异D.两种认识都不可避免有自身的局限性【答案】B考点:史学研究的方法。南京大屠杀证据确凿,不容掩盖。日本的教科书有意的淡化此恶性事件,原因在于日本的对待屠杀的立场的不同造成的,故选B。24.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答案】C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是中共二大才有的内容,而材料考的是中共一大,所以,不正确的当然也就是C。另外三个选项都是对中共一大的正确的描述。25.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答案】B考点:长征。材料中的“腊子口”“六盘山”“陕甘军民”“征师”“吴起”等关键信息,反映了红军的长征和胜利。故答案选择B项。 A项是国共合作,并未到达陕北;C项错误,抗战时期八路军深入敌后进行武装斗争;D项错误,说的是解放战争的情况。26.日本投降后,苏联继续承认国民党在中国的通知地位,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要求中共放弃武装斗争,参加国民政府,避免内战。这一政策()A.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B.说明苏联反对中国共产党革命C.迫于美国压力而提出D.说明苏联认为中共实力过强【答案考点:苏联对中国解放战争的态度。一国的外交政策是和本国的国家利益相符的,苏联的这一政策是和苏联的国家利益相符,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故选A。BC项材料无法看出;D项是建立在自己国家利益的角度上。27.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题干中参加会 议者的衣着代表的是不同阶层.性别的人士,从中反映出的是人民代表大会成员来源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体现出会议代表的广泛性。ABC各项的信息解读不正确。28.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这表明()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答案】A考点: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成员可以在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可以担任不同职务,还可以成为劳模,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29.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亲子之旅一大手牵小手,宝岛走一走;农庄之旅——寻找宝岛风情;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考点:材料叙述了赴台湾旅游线路的特色,反映了海峡两岸持续交流的史实,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30.钱锺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答案】D 考点:史学常识——史学的客观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史家追叙真人真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说明历史研究应该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分析,答案选D,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14分)特赦是国家对某些犯罪或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罚的措施,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荀悦曰:“夫赦者,权时之宜,非常典也。汉兴,承秦兵革之后,比屋可刑,故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民更始,时势然也。后世承业,袭而不改,失时宜也。……或赦大逆,或赦轻罪,或赦一方,或赦天下,期于应变济时也。”——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下)材料二民国七年(1918年)3月,北洋政府颁发赦免令,所有“洪宪帝制祸首”和“宣统复辟罪犯”一律特赦。在洋人地皮上做了一年又八个月的寓公之后,4月26日,杨度终于可以公开回到北京了。四天之后,他去中南海晋谒了冯国璋,当面向这位接任了黎元洪的军人代总统表示了感激之情。——李洁《文武北洋》材料三1959年12月4日10时整,特赦大会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致词,宣布特赦10名战犯名单,按序列唱名,他们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法官向他们一一授予特赦通知书。第一个叫杜聿明时,他毫无准备,机械地应了一声“有”,立即站了起来。管理员叫他出列,到前面一列长凳前,面向主席台肃立。法官念完特赦通知书全文,杜聿明低头深深向法官鞠躬,双手接过通知书,又深深地鞠躬,转身退到长凳上就座。这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夺眶而出,低头饮泣起来。——尹家民《红墙见证录》(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悦对古代赦免制度的认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杨度成为“洪宪帝制祸首”和“宣统复辟罪犯”的原因比较材料一、二,分别回答近代的特赦与古代有何本质不同?(3)依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959年新中国特赦战犯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特赦战犯应有的作用。【答案】(1)赦免是权宜之计,不是正常的典章制度。赦免的利弊,取决于统治者能否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来运用它。(2)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不同:古代特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特赦则是近代社会司法制度的表现。(3)历史背景:1954年宪法颁布;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对战犯的改造也卓有成效;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作用:发挥其在统一战线中的重大作用。考点:特赦制度。(1)从材料“权时之宜,非常典也”、“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民更始,时势然也”、“期于应变济时也”可以看出荀悦对赦免制度的认识。(2)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评价,杨度成为“洪宪帝制祸首”和“宣统复辟罪犯”的原因在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让复辟势力喧嚣甚上。(3)注意新中国特设战犯的背景时间是1959年,此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颁布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对战犯的改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此可以特赦战犯。这样做在建立统一战线和发展统一战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1)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宣政院;宣慰司;行省。(2)论文(10分)观点(2分)史实(6分)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1分)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3分)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3分)总结论:行省制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1分)行文逻辑。(1分) 考点:本题以行省制为载体考查古人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做法及效果。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腹里”的范围。“腹里”指的是中书省直辖地区,结合材料一不难找出答案。第二小问考查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的机构,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是一道小论文题,考查学生论证问题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提炼论点,然后围绕论点展开具体论述。从“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的这个主题中,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考查,从地方分权和强化中央集权的两个角度确立观点,观点明确后,从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中寻找论据,最后总结。 33.(12分)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问题一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问题二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4分)问题三从“臣民”到“国民”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3)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答案】(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2分)(2)变化:由排斥到接受。(2分)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2分)(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6分)(4)发展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2分)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演变为“洋务”。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2)鸦片战争以前,人们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 60年代,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说明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变为接受。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3)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4)考查了历史学界的两种史学观点:即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从近代化史观来看;这三个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