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15027
大小:65.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9课 说“木叶” 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3 一、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咬文嚼字》《说“木叶”》《孟浩然》《谈中国诗》)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对古代诗歌语言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到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的魅
2、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学情分析 本文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进而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理论问题。而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并不深厚,要他们单凭自己的知识、能力积淀就能把握作品的精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思索、探究,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同时文中出现的大量诗句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轻松,为
3、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前可印发有关资料,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个有关的意象,先让学生独自收集、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有兴趣的小组也可以形成课件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设计理念 “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寻找合适的支点,对于理解一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并不难,可简单化。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没有摆出“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
4、文的关键。因此,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木”、“树”等关键语句的品味,化抽象为形象,于无形中点化学生,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地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理论问题。 学习一篇课文,把握它的意思仅是初步的,最终目标是要能举一反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了教科书上的课文,要能在课外阅读同类的文章。学习《说“木叶”》一文,当然不能例外。因此,教学中进行了适量拓展,希望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
5、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使学生掌握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观点的方法。 4、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实感的方法。 5、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意象的艺术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诗歌的暗
6、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自读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熟读揣摩(课前自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前印发有关诗句资料。) 自读目标: 1、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重点品读课文第4、5、6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
7、品读吴均的“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曹植的“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思考诗句中“高木”与“高树”所创造的意境有何不同? ②“木”本身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为什么“木”会有这个特征呢? ③为什么在古代的诗歌中“木叶”可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却很少看见在诗中用“树叶”呢? ④品味“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何冉冉,落叶何翩翩。”及“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的不同意味,体会“木”在颜色上的暗示性。 ⑤总结“木叶”在形象上的艺术
8、特征。 4、合作探究 在我国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