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试卷 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一、客观题(单选)(30*2)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2、下列是我国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同一类农具,其中最晚出现的应该是()A青铜器B石耜C骨耜D铁耜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不是由于( )A.缴纳地租的需要B.商品交换的需要C.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D.缴纳捐税的需要4、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
2、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重农抑商 B.精耕细作 C.南稻北粟 D.男耕女织5、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B.自耕农经济出现C.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D.私商还未出现6、《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材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在哪一方面的发展( )A.牛耕技术B.集体劳作C.男耕女织D.土地制度7、明太祖说:“四民之业,莫劳
3、于农,观其终岁勤劳,少得休息。时和岁丰,数口之家犹可足食。不幸水旱,年谷不登,则举家饥闲。”这反映出( )A.明朝初年,政府鼓励垦荒,重视农业生产B.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D.水旱灾害成为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8、明清之际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指()A.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综合国力空前强大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时进入
4、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D.城市向南方发展10、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相同的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C.“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11、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该法令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5、)A.抑制商贾发展,增加财政收入B.提倡粮食节约,严禁商品流通C.稳定市场物价,增强军事力量D.调整商业布局,加强户籍管理12、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13、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以下体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B.机器大生产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洋务经济的产生14、
6、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客观作用不包括()A.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B.刺激了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C.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D.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中没有()A.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B.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C.洋务运动的诱导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6、他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法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他是 ( )A.
7、陈启源B.孙中山C.周学熙D.张謇17、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A、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反映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8、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A.甲午战争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义和团运动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27年到1937年,中国的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这一时期中国
8、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C.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的建立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0、下列现象没有涉及到所有制方面变化的是A.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改革开放后的股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