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ID:45083216

大小:12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2、,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奔腾)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地一下,_______,轰然振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将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到底)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

3、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消逝),因为我们已经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倒挂轰然振耳B.石嶂狂呼乱跳C.再度浩浩荡荡D.决意深不可测1.【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轰然振耳”应为“轰然震耳”。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奔涌到底消逝B.奔腾到底消亡C.奔腾究竟消逝D.奔涌究竟消亡2.【参考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题思路】本题分别从动词和副词

4、角度考查。奔腾,跳跃着奔跑,如骏马奔腾,黄河奔腾而来;奔涌,急速地涌出,如大江奔涌;根据前文“银帘”来判定,只能用奔涌。究竟,含义与“到底”接近,多用于书面语言表示追究事情的真相,也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到底,表示深究,口语化;根据文义,应该选究竟。消逝,消失,有一个慢慢远去的意味,一般指时光、声音或事物,多指抽象事物;消亡,消失,灭亡。根据文章内容,这里是指水,应该选消亡。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B.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C.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D

5、.半山的巨岩撞到了它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3.【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题思路】第一句的主语应该是“它”而不是“巨岩”,第二句从后的“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来看,“哪怕……都”这个关联词,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前,所以应该选“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如果选“哪怕它接二连三地被阻遏、被撞击”,后文“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主语一致,关联词应该放在“它”之后,并且语句重复啰嗦。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

6、弥补的遗憾。B.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图的实施不约而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精诚合作。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勒•克莱齐奥先生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做客山东大学文学大讲堂,娓娓而谈“文学与人生”。D.“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整治气候不能一挥而就,要做长期打算。4.【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曾几何时”是一个常常被误用的成语。这里的“曾”是“乃、才”之意,“曾几何时”也就是“才几何时”,也就是“没多久之前”的意思,

7、但常被误解为“很久以前”或“不知何时”的意思。从历史长河中看,台海军事对峙确实是不久之前的事(1996年还发生过台海危机),两岸局势基本安定是xx年之后的事情,所以,习先生这个词语用得不仅没有问题,而且非常恰切。B项,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只能作状语。此处应为“不谋而合”。C项,“娓娓而谈”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不能带宾语。D项,“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完成。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改为“一蹴而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