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

ID:44987635

大小:85.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1-06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_第1页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_第2页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_第3页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_第4页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材料丹阳市界牌中学张浩然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设想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大纲对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点:能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了解基本内容,背诵基本课文,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时要帮助学生在文言文中力求达到“双重效果”即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本课教材的特点

2、、重点、难点。①特点:其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孟子提出的施“仁政”讲“王道”反对武力兼并的主张,在这篇短论中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其二篇幅虽短小、但说理性强,运用了对比,采用了逐层深入论证;其三保留了一些古汉语语言特点和语法现象。②重点:积累文言字词,品位语言情致;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③难点:逐层论证层层推理。二、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品位语言情致。(知识技能)2、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知识技能)3、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过程与方法)4、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设想⒈教学本文的教学

3、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结合我校分层教育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⒉教法和学法:初三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教法:循序渐进,分步进行——先辨清词义,再翻译句子;先引导讨论本文“议什么”,再引导讨论“怎么议”。(此教法设计意图: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启发点拨,“导”之有序。②体现教师教学策略上的整体意

4、识和整体观念,即先使学生在“认知”层面整体把握“议什么”,再从“理解”层面通过局部分析学习“怎么议”,以突出整体。)学法:诵读法、质疑法即熟读课文,统观全篇;瞻前顾后,首尾相联;抓住关键,鼓励质疑,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此学法设计意图:①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并提高其阅读能力,达到“学会怎样学习”的目的。保罗·郎格朗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②突出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联系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即既注重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局部与局部的联系,局部与整

5、体的联系,“雕虫”莫忘“雕龙”;又坚持认清主旨,把握读物思想的主导倾向,辨清主次,分别轻重,区别表象与本质,在“雕龙”的前提下“雕虫”。)⒊教学手段:多媒体。⒋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二部分:教学过程预习指导:1、自读课文2遍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这部书的简要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在预习中加强探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利用现代网络优势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力量薄弱、装备简单的情况下,以弱胜强的原因的分析,从而得出“得人心

6、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导入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巧妙与本课主题相吻合,同时把语文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目的是积极倡导大语文观。)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教师不能独霸讲台,要充分让学生讲,使学生有展现自我的舞台,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

7、齐诵二遍,正音:如:“夫”、“粟”等。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