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依止善知识

怎样依止善知识

ID:44898981

大小:730.50 KB

页数:229页

时间:2019-11-01

怎样依止善知识_第1页
怎样依止善知识_第2页
怎样依止善知识_第3页
怎样依止善知识_第4页
怎样依止善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依止善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次第文库11如何依止善知识益西彭措法师 编述目录序…………………………………………………3《广论》所出亲近轨理…………5依大德教言宣说……………………133序 3序学佛欲了生死、成菩提、度众生,如理依止善知识至为关键。因为菩提道上的每一步,需要善知识指点;每一分善根,需要善知识培养造就;每一种歧途,需要善知识事先教诫遮免。没有善知识的摄受、养育、将护,一介博地凡夫,岂能以自力径直步入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善道,从此远离歧途、不遭魔扰、步步升进而圆成菩提?方今末世,五浊正炽,外有邪师误导、邪缘引诱,内有无明障覆、烦恼动乱,修行者不依止善知识,

2、有几人能不中途退转、陷溺!善知识,乃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有缘幸遇善知识,实为修行者一生的大事因缘。譬如婴儿依母而生,依母而长,以善知识的慈悲加持培育,便能于菩提入门深入,直至圆满成就。然而值遇善知识后,若不了解依止的方法,或虽了解而不能执为大要,从始至终精诚奉行,则所谓佛法的成就,终究以无根本而成画饼。下等者,缘殊胜对境的善知识,时日一久,渐生傲慢、懈怠,常寻过失序 3,甚而谤师叛道,沦为善星比丘之流,生无佛法可成,死而直堕地狱;又有最初依师,非为佛法而来,仅是世间名利交涉;又有只重财物供养,并未实修依止的意

3、乐、加行;又有不能始终贯彻财物供养、身语承事、如教奉行,致使今日修行人中,能与善知识真实相应的,实不多见。学佛以依止善知识为第一前提,依止善知识又以长久依教奉行为第一关键。鉴于目前修行人中多有不如理依师的现状,特从《广论讲记》中撷取“亲近善士”部分,单行流通,以作为修行者依师的法镜。最后,祈愿修行者都能把握依止善知识的扼要,以如理依师的缘起,迅速成就无上菩提!益西彭措2007年秋于圣地喇荣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 7全文分二:一、《广论》《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出——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二、依兰仁巴等大德教言宣说甲一、《广论》所出—

4、—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分二:一、宣说依止之根据二、正式宣说依止轨理【今初。】乙一、宣说依止之根据【《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何为“善知识”?《法华文句》说:“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何为“住性”?《瑜伽师地论》云:“云何种性?谓住种性补特伽罗,有种子法。由现有故,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够得证。”(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由于具有种子法,遇到殊胜助缘就有势力,堪能证得涅槃。)《摄决定心藏》说:“安住种性的

5、补特伽罗应当亲近善知识。”(“安住种性”是具因,“亲近善知识”是殊胜助缘,因缘值遇便能证得涅槃,所以应当亲近善知识。)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 7又如铎巴汇集的《博朵瓦语录》中说:“总摄一切教授的首要,就是不舍离善知识。”总摄一切修行的教授,以修持上师瑜伽最为重要。以下宣说原因。【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能让学人相续中,下至发起一分功德、减少一分过失,这一切善乐的根本来源就是善知识,因此最初依止上师的轨理极为紧要,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下面引经证明。【《菩萨藏经》作如是说

6、:“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菩萨藏经》说:“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 7总之,我们能获得菩萨的一切修行,能圆满一切波罗蜜多,能获证一至十地的果位,能成就安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能发起回向、大愿,乃至能成就佛的功德法,这一切都依赖上师、以上师为根本、以上师的大慈大悲而得以出生、以上师的护持方得增长。一切地道功德之出生乃至圆满,都依靠上师,上师是一切利乐的源泉。”【博朵瓦博朵瓦:种敦

7、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一零三一年。尊者初出家时,就非常重视因果,曾管理札觉寺一年,但期间从未比其他僧众多喝过一杯奶酪,行为如此严谨。尊者智慧广大,对经典通达无碍,本想隐姓埋名到康区觅一静处专修,但二十八岁至惹珍寺拜见种敦巴尊者时,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便留住惹珍寺学法。尊者从种敦巴圆寂后至五十岁之间,专重于自修。五十一岁后,才弘法摄受徒众,日常有一千余人随他学法,居无定处。所讲之法,以《菩提道炬论》为主,也常宣说《大乘庄严经论》、《菩萨地》、《集学论》、《入行论》、《本生论》、《集法句论》,世称“噶当六论”。尊者所讲的经论,所有文义都结合

8、修行,一字不漏。“噶当”之名从此大振。晚年创建博朵寺,驻锡于此弘法,一一零五年圆寂,住世七十五年。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