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ID:44877403

大小:16.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1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_第1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_第2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_第3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_第4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7-02  佐藤学教授说:真正的教育是所有的人一起学习,而真正的学习则是个人与自己、他人及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后建构意义。因此,学习是要靠与他人的对话才能产生。“学习共同体”以“协同学习”为基础,主张通过小组“协同学习”及“伸展跳跃”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话与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风貌。  低年级的儿童年龄小,好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因而课堂上常常是一个学生在发言,而其他的学生却在做别的事。同时因学生能

2、力的差异,个性的不同,往往造成优等生“滔滔不绝”,而后进生“望洋兴叹”。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构建“学习共同体”,保障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使他们都成为教室里的主人翁而不是客人。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一、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低年级的教室里,教师往往致力于建构“热热闹闹的课堂”。但是真正的数学学习课堂并不是“热热闹闹”的。在人人能够安心学习的安静的课堂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  (一)确立师生之间的牢固关系。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是以每一个儿童与教师之间形成牢固的关系为基础的。低年级课堂的教师必

3、须如同扇子的骨架那样,同每一个儿童确立起牢固的关系。低年级儿童有了同老师之间的稳定的关系为基础,才能听取别的儿童的意见,同别的儿童沟通。  (二)根据儿童的节奏来教学。  教学的节奏也是重要的。在很多低年级的课堂里,教师无视儿童学习的节奏,过分急促,教师没有耐性等待低年级孩子慢悠悠的思考和发言,经常打断孩子、催促孩子。实际上,幼小儿童的学习节奏比成年人想象的还要缓慢,应当根据儿童学习的节奏来进行教学。  (三)保持话语和声调的柔和。  低年级儿童的脸庞就像新鲜的嫩叶那样柔和。相对于这种柔和性,教师的话语和声调却往往是僵化和生硬的。因为这种僵化和生硬,儿童的活动和应对也变得僵硬和粗鲁。在这种课堂

4、里是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般的“协同学习”的。  二、师生、生生相互的倾听  相互倾听的学习方式,才能产生对话。学生必须学习与外界事物、同学或教师、自己内在等三个方面的对话。而对话的前提,必须懂得尊重他人,能够静心聆听他人表达。学习共同体是以倾听他人声音的相互倾听关系为基础形成的。  (一)静心注意听。  互动前,先给一段安静的时间,让心沉静下来。每位孩子都需集中注意力听,可以眼神表达或是肢体动作。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只是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点头或摇头等,但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尊重同学,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耐心不打断。  倾听时,不要急着发表意见或是不耐烦、打断对方,完整地听完每个人说

5、的话。低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有的孩子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带领其他孩子耐心地听完。  (三)尊重不批评。  对同学的发言不嘲笑、不批评,多赞赏、多肯定。让孩子们在同学发言正确时可以出声说同意,发言精彩时竖起大拇指为同学“点赞”;在同学发言错误或自己有不同意见时不出声反对,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补充发言。  (四)发问助倾听。  例如一年级下学期,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一个孩子说完自己是如何计算15减9的,教师可以对其他学生发问:“他说的跟你的想法一样吗?”“他所说的有没有什么地方你不太明白?”“你能给大家解释下他刚才讲的是什么意

6、思吗?”等等。学生们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问以帮助自己听得更清楚。如:有的孩子问“为什么要先用10减9呢?”有的孩子问“为什么10减9得到的1要和5加起来?”……  三、儿童之间真诚的互学  日本一个实施“学习共同体”的中学的每间教室前面都挂着学生的“班级公约”,内容是:我要主动、积极地学习;别人说话时要确实地听;有不懂的地方要主动的向别人说:“这里我不懂,请你教我”;被别人请教时,要仔细听他说,和他一起学习;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一)相信学生的能力  要相信,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比教师更有能力支援并支持低学力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必急着到还没学会的学生旁边指导他。遇到学生提问时,也不要立刻回答

7、,先请他们与身边的同学讨论,最后真的有困难了才协助他们。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有个孩子在比较42与37的大小时遇到了困难:“42”十位上的数比“37”的大,可个位上的数又比37的小,这该怎么比呀?我没有急着解答她,而是鼓励她与同桌讨论下吧。经过讨论,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只要比十位上的数就可以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大于37。  (二)培养求教的态度  还没学会的孩子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