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053660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尝试自主探究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尝试自主探究学习东门小学王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牛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习惯告诉学生这样的题应该怎样做,这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学会了模仿,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屮我们往往不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解决问题方法的发现过程的展示,忽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
2、传授,致使学生在独立解题时由于不知道思考方法而无从下手,使学生成为消极的结论接受者。这样的接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看起来很顺利,但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就不可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情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口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一、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
3、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在教学中不应把指令性的要求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诱导、激发每个学牛内在的学习动机,产生潜意识活动,品尝自主学习的快乐。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1、亲身体验,产生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冃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学生口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教
4、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屮,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耍,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玩一玩、分一分、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对长、正方形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小组合作探究初步总结出它们的特征。这样就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
5、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2、积极评价,促进不断进取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
6、积极性。教学屮教师还要承认学牛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女生比较内向,平时也不爱和同学交流,有时老师提的问题她会回答,但是就是不敢回答。一次,我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她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我,“李敏,请你来回答。”她还没站好,就有同学说:“老师,她不会。”李敏立刻就坐下了,低下了头。“不,我相信她一定能回答好,是吗,李敏?”我用鼓励的目光與着她。她终于慢慢站起来并正确地回答了问题。“多棒呀,你回答的非常准确,请你们为她鼓掌!”教室里掌声一片。李敏用感谢的冃光看着我,我回以微笑。
7、从此,她有时也敢自己举手发言了。其实,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而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求知欲望,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根基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被具体新颖的情境所吸引。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诸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
8、……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