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理性思考松江四中黎勇军一、问题的提出数学课堂是进行数学教育的主阵地,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质量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学校数学教育的成效.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新数学课程的一个主要环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知识、环境等各个要素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的培养.本文就和谐数学课堂的内涵、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墓本途径探讨如下.二、和谐数学课堂的内涵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指数学课
2、堂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追求参与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相互协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和谐,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和谐.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三、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基本途径1.以人为本,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数学课堂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中最墓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有尊严、
3、有思想、有情感的与教师平等的活生生的个体,关注、关爱、关心每一位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唤醒、鼓励、鞭策学生不断进步.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指导,多给他们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挖掘开发其创新潜能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数学经验、认识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从而表现出学习上鲜明的个性色彩,老师要做的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发现“与众不同”、有个性的创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
4、中.实践充分证明,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的行为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师生关系的和谐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高三复习角的概念时,教师不直接给出,而是设置了以下情景:师:我们学过那些角?生1:在平面几何中是“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成的图形”.生2:在三角中“射线围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规定了正负方向)”.生3:在立体几何又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师:这些角的概念有什么区别?生4:从静到动、由正到负,从平面到空间.师:数学概念的确切定义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定义的,而并非永远不变的,我们在学习
5、数学概念时要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这种师生间的互动意味着师生对话,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间和谐教育的情境和精神氛围.2.合作互动,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学生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合作互动是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这样就能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的教学目标;合作交流是拓展学生
6、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良好形式,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广收信息,主动探究,大胆交流,提高交往能力.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完成一个共同目标.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在互动中,学生可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这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在互动中,也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
7、和提高.例如:问题“直线l过不同的两点A(cos)、B(0,1),求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这是一道小而巧的题目,但我在教学时不将正确的答案直接给出来,而是将学生分成五组,让学生充分讨论,合作互动,开展自由竞争.学生一组给出如下解答:,又故学生二组却提出了质疑:“还要考虑cos时的情形,此时:不存在,所以正确答案应是:学生三组提出了不同意见:“当cos时,点A的坐标也是(0,1),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所以学生一组的答案是正确的。